吃鹹湯圓時可加入蔬菜,增加攝取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幫助身體促進消化。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日是元宵節,許多人都會吃象徵「團圓、圓滿」的元宵或湯圓。營養師表示,不要小看元宵裡的內餡,其中花生、芝麻,有糖分也含油脂;醫師也提醒腎友,湯圓除了熟知的高澱粉、高油與高糖外,含有芝麻、花生、豆沙的甜餡更是含有「高磷」,這對腎臟病患者,將造成極大負擔。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不論元宵或湯圓,從面皮到餡料多是高熱量炸彈,約4顆甜元宵的熱量就等同於一碗白飯,因此除了控制每次食用的分量,若要自製元宵,餡料可採用紅豆、綠豆,替代芝麻、花生。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60公斤正常體重的成人,每天攝取熱量應為1800大卡。
搭配蔬菜吃 促進消化
許惠玉表示,市面上大多數湯圓與元宵,都是糯米製成的面皮,攝取過量容易使人變胖,精緻澱粉也會造成代謝症候疾病,4顆甜元宵的熱量,約等同於一碗白飯,因此,無論當作正餐或點心,都要留意每次食用的份量,及前後一餐攝取的熱量,是否已超過一天所需的上限值。
許惠玉指出,民眾若要自製元宵,面皮原料除了糯米,可摻入些許地瓜泥、芋頭泥降低精緻澱粉的含量,內餡宜採用無餡料或紅豆、綠豆等全穀雜糧類,鹹湯圓則可加入蔬菜,有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可促進人體消化功能與抗氧化力。而當闔家團圓、在飯桌前共享元宵時,長者與兒童尤須留意細嚼慢嚥,避免噎到或燙到。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說,腎臟病患者由於腎功能異常,日常飲食攝取量都要經過嚴格控制,尤其到了病程後期,為避免腎臟不堪負荷,每日鈉與鉀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磷攝取量應低於1000毫克,精緻糖則以25公克為限。
元宵吃湯圓是年節習俗,以每顆約20克的湯圓為例,芝麻內餡含磷量相對較高,每顆約含30~40毫克;花生內餡每顆也約有25~35毫克;豆沙內餡含磷量較低,每顆約15~25毫克。
郭克林建議,元宵節吃湯圓應盡量以純糯米或米漿製成的無內餡湯圓為主。若食用含內餡湯圓,一天以2顆為限,不得連續超過2天。
緩解腹脹 可按2穴道
針對元宵、湯圓等糯米食品,攝取過量容易造成的腹部悶脹、胃食道逆流、腹瀉或便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表示,可在飯後順時針揉按「中脘穴」、「天樞穴」,助消化道的不適症狀。
1.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肚臍與胸骨下端(劍突)連線的中點。按摩方法為用雙手食指或掌根輕輕按壓,每次1~2分鐘,搭配順時針畫圈按摩,幫助促進胃排空,減少腹脹不適。
2.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約2寸(約3指寬),左右各一個。按摩方法為用拇指或食指按壓,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持續1~2分鐘,搭配揉按或輕推腹部,有助腸胃蠕動、緩解脹氣與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