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余致毅
路上遇見癩蝦蟆,堪稱趣事一樁。圖/123RF
文/余致毅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想像力逐漸褪去,與大自然也愈來愈疏離。只好偶爾趁假日偷閒,到河堤邊散步,稍微親近一點自然。
正當我愜意地走在步道上,突然看見道路中間出現不速之客,橫行霸道。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癩蝦蟆。牠不慌不忙的睜大眼睛,用牠自己的速度爬行著。
記得以前上國文課時,讀到沈復的〈兒時記趣〉,覺得趣味盎然。沈復對兒時的記憶,描寫得活靈活現,不禁對他豐富的想像力,與對自然細微的觀察能力感到懾服。
其文中提及「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年幼的沈復,蹲在花台草叢之間,彷彿吃了縮小丸,眼光與花草蟲蟻齊觀。也因為他過於專注觀察自然的緣故,才會感到突然造訪的癩蝦蟆如同龐然大物,而驚嚇萬分,還因為厭惡其恃強凌弱而「鞭數十,驅之別院」。
幸而,我不是沈復,今天癩蝦蟆遇見了我,我也並沒有將牠鞭數十,驅之路邊。只覺「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年紀漸長,更覺得若能時常懷抱著好奇心,對萬物能細察其姿態樣貌,就能從中發現一些樂趣。一朵盛開的花、一叢風中的蘆葦、一隻龐大的癩蝦蟆、一條即將結蛹的毛蟲,都為我們逐漸硬化的腦袋,帶來新的世界與物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