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少霖
福建丰州鎮大坑自然村,舊時,其周邊有四塊風水石,分別為:石馬、石獅(山)、石雞母(母雞)、石雞角(公雞)。早年,石獅、石雞角遭雷擊後已不存在,石馬也自然風化,而今,唯有石雞母保留完整。
此石雞母,當地人又稱它為「雞母石」。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吃南安米,放晉江屎。」說的便是此雞母石,因其頭部面對南安洪瀨方向,屁股對著晉江。傳說,此雞母石周邊一帶皆種不了糧食,可能因地質不好,所種糧食一直收成欠佳,因而當地百姓便不在那兒種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百姓想用雷管將該石炸掉,以開採石料,結果那雷管響不了,於是作罷!現今,其石上還遺留有當年埋雷管所敲打的石孔痕跡。
雞母石為天然形成,整塊大石重約數十噸,顯大自然造化,形似大腹便便的母雞。大石位於山頂,成塊獨立,與其下石頭間有縫隙,仿如蹲坐在那兒。石與石之間有孔洞,如一門,可穿越進出。夏季時,門內時有山風清涼吹拂。
現今石下有道路,汽車可達,十分方便;周邊有溪流清波蕩漾,可觀望山下安逸山村。有丰州頂堡鄉賢計畫將此地開發為公園,實是一件好事!可讓更多人領略這丰州奇觀,感受那神祕、寓趣之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