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寶特瓶 幻化盛開花朵 |2025.02.02 語音朗讀 11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真菌世界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塑膠仙人掌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寶特瓶雨林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里克特讓寶特瓶重生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花之歌頌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PET天堂鳥 圖/取自Veronikarichterova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過那些隨手丟棄的寶特瓶?對許多人而言它們只是垃圾,但對捷克藝術家里克特(Veronika Richterová)來說,這些塑膠製品卻是創作靈感源泉,宛如一顆顆藝術的種子化身成各種創作,她說:「寶特瓶觸手可及,如此廉價,但它們也可以是盛開的花。」她期盼這些回收重生的藝術品,讓大眾重新審視身邊的環境與資源。今年61歲的里克特,從讀書時期就與藝術為伍,從法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畢業後,她致力於繪畫與鐵雕領域,大約20多年前,用熱風槍為鐵塊塑形時,她突然朝著一旁的空寶特瓶加熱,變形、變色後的瓶身吸引了她。她說:「從藝術角度來看,這是一種令人驚嘆的材料,又像玻璃一樣半透明、色彩鮮豔又輕巧」,她因此一頭踏進「塑膠瓶藝術創作(PET-ART)」。熱帶植物 綻放溫帶國家20多年來,她蒐集來自世界各地76個國家地區、3000個回收寶特瓶,有的在貨櫃旁、路邊、回收桶裡撿來,讓她意識到,塑膠瓶製品的種類變化多元又快速,但生命周期卻非常短,她想為這些物品留下足跡,甚至是記錄塑膠瓶的演進過程,因此與丈夫打造一個「PET-ART museum(寶特瓶藝術館)」。「我將它們轉化為藝術品,那些花總是讓我著迷。」里克特表示,塑膠製品不該被視為廢物,而是能成為美麗的藝術品。在她手中,寶特瓶變成了吊燈、海洋生物、非洲鼓,讓想像力超越極限。里克特創作的不僅是藝術品,而是一種對環境的呼喚,她曾赴柬埔寨、加勒比海等地旅行,熱帶風光深深影響她的創作,將之轉化為形狀各異的植物、動物和真菌,讓觀眾在欣賞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脆弱。這樣對環境支持的理念,還受到捷克前環境部長布爾西克(Martin Bursík)支持,贊助設展。日前她在捷克布拉格植物園開展,展覽名稱為「New Pet Topicana(塑膠熱帶天堂2.0)」,讓塑膠「熱帶植物」綻放在溫帶國家,展出的作品包含天堂鳥、睡蓮、蘭花、仙人掌等,這些如夢似幻的植物奇觀,更伴隨著豐富多樣的動物群,例如鱷魚、蝴蝶、蝙蝠等共展出約130件。 前一篇文章 佛光山平安燈會 光明在望 下一篇文章 全台訪客最多寺院道場 佛光山排第一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迷你圖書館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世界大賽道奇2連霸 21世紀首見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