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燕瓊
通過了安檢門,我們母女仨都還難以置信互問:我們真的要飛往歐洲了嗎?
二○一○年除夕夜,我們在飛往德國的機艙內度過;過了午夜,就是大年初一,在機長誠摯的恭喜聲中吃著簡樸的機餐,我跟女兒說:抱歉啊!沒有除夕大餐。
女兒回我:青豆泥好好吃啊!我們好幸福。我感動到眼眶泛溼(其實有些心酸)……
一九九七年一月,我飛越半個地球去到冰天雪地的法國巴黎做深度採訪,這是我記者生涯飛訪最遠的一次,就這一次,圓滿了過往的缺憾和傷痛。
在我踏進董事長辦公室前,心想:背後大辦公室的所有眼睛,應該都在看著要採訪董事長的嬌小東方女子吧!所以,我回頭笑看回禮(真的大家都在看著我)。
十三年後,在我收到陌生的F(我德國先生)的第三封e-mail之前,我根本完全不知道我那一笑,竟牽引了十三年後F的跨洋來台尋愛之旅。
原來,從德國到法國訪友的F,那天就坐在朋友的大辦公室裡,害羞的他不知道我的名字和聯絡方式,只知道我是來自台灣的記者,但他「收藏」了我的笑容(真心感謝他的記住)。
十三年後,神助他開竅,他利用網路搜尋,僅憑「台灣」和「記者」關鍵字尋尋覓覓,竟然找到他形容的「我有著big heart的笑容」,開啟了我們長長故事的大門。
老天更眷顧我,一連串神奇的因緣安排下,我做了這輩子最大膽但謹慎的決定──答應他的邀約,回訪德國了解他生活的大環境(似乎也隱約是為自己?)。
在他離開台灣之後二個月,我們再次相見,一出關就看到他溫暖的笑容,和後背包裡冒出來的三朵「塑膠玫瑰花」。我和女兒會心一笑,女兒小聲地說:這男人值得信任。女兒果然心細敏銳,已經觀察到答案了。
飛機降落就看到一片銀白積雪,好興奮啊!回F家的路上飄起了小小的雪花,女兒興奮地拚命拍照跟玩雪,她們最期待的就是看到下雪(不是積雪,她們之前去日本或韓國都沒遇到),看著她們漾著幸福的笑臉,我好安慰!
大年初三夜晚在巴黎鐵塔燈光秀前許願:真心希望眼前的幸福持續下去,F能填補女兒在我偽單親婚姻中缺席的父愛。看著F與女兒有說有笑的互動,和他的全然付出,感動中,我放心了!
回到台灣,很篤定的生命領悟:幸福自己追,快樂自己給,他人無法奉送。
德國生活十三年匆匆,異鄉變故鄉,不變的是對家鄉和親友的愛更濃;女兒來歐洲過年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儀式」,除了玩樂,提點自己:我曾經這麼勇敢過,莫忘初心;「全家健康團圓」更是最真切的期盼。
人生已近黃昏,努力繼續書寫,我們唯一的奢求很簡單:平安健康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