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甫就職,一連串行政命令就隨之而來,最受議論的是「推翻」國會通過、最高法院同意、經拜登總統簽署的TikTok「不賣即禁」法令,讓TikTok在下架十多小時後重新復活。
川普在關鍵時刻出手拯救TikTok,被大陸官媒視為對中發出的積極信號。而從封禁到解禁,乃至未來可能的所有權變化,卻堪稱是一齣活生生的美式政商顯影圖。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就宣布禁用TikTok,理由是對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來自中國大陸有疑慮。但川普禁TikTok的行政命令屢遭聯邦法院擋下,直到拜登任期最後才生效。
川普對TikTok態度大轉彎,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這個社群平台對他的選票大有幫助,是他贏得大選的功臣之一。其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最大股東之一是共和黨重量級金主亞斯;路透、《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推測,亞斯就是讓川普改變對TikTok態度的幕後推手。
川普復活TikTok後,主張美國公司應擁有TikTok的一半股權,未來如中方阻止交易,將被視為「明顯的敵意」,威脅向中國徵收百分之百關稅。他並表示,樂見TikTok由馬斯克或甲骨文創辦人艾里森收購。
有意思的是,此前被傳獲中方屬意買下TikTok的馬斯克十九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基於言論自由的精神,他一向反對禁TikTok,「話雖這麼說,然而現在的狀況是:TikTok可以在美國營運,可是我的X在中國卻被禁,這不公平吧!」他說:「有些事必須要改變。」
巧合的是,近日在中國傳出呼籲當局應考慮在上海「有序、分批、逐步恢復國際互聯網」的聲音,包括開放對Instagram、Facebook、社媒X等海外社交平台的訪問,以加強上海的國際競爭力。
提出此意見的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他十五日出席上海市人大會議時發言,建議的方案包含三部分,首先是在上海自貿區、陸家嘴、進博會、虹橋國際商務區等地區,讓企業直接訪問海外國際互聯網,藉以提升上海「五大中心」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在碧雲、西虹橋、古北、張江等較多外國人居留的地區,開放讓居民訪問海外網路社交平台,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滬旅遊、投資、生活。最後是放寬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國際互聯網限制,以促進境內算力資源及國際科創中心發展。
毛祥東的發言公布後引起熱議,除了《上海科技報》作出報導,國家發改委轄下《中國發展報》亦進行轉載;但《上海科技報》和《中國發展報》的報導已被刪除,令此事更加耐人尋味。
在毛祥東發言前幾天,上海市閔行區政府印發二○二五年《推進落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也提出「支持商務區企業便利化訪問國際互聯網,升級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
毛祥東的建議若獲得採納,是自一九九六年「中國網路長城」建立以來,前所未見的重大開放舉措。TikTok的最終處置方案,是否和上海局部開放國際互聯網有所連動,就看川普能否以他自豪的談判交易術,撬動中國大陸的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