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歸靜
來到這個家已經十一年了,對於大多數的事情,我都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從清晨陽光灑進窗戶時貓奴的第一聲哈欠,到傍晚他們匆匆回家後為我準備晚餐的聲音,每一天的節奏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不願讓生活變得單調。身為一隻貓,我深知保持好奇心是我快樂的來源。這是我的日常觀察與樂趣挖掘法則。
清晨,我常坐在窗台上,陽光在我的毛皮上灑下溫暖。我注意到街道上的變化:那個每天準時六點半出門的中年先生,這周換了條新領帶;對街的那棵銀杏樹,葉子開始變成金黃色。雖然這些小細節對人類來說或許微不足道,但是對我來說,卻是發現生活新意的開始。
貓奴倆醒來後,葉小弟便扯開喉嚨用力喊餓,叫囂貓奴盡快送上早餐;而我,卻喜歡觀察他們下床後的動作,以窺知他們當日的情緒──很容易從步伐聲顯現,走得急又響,多半起床氣還沒散掉;如果動作輕柔、甚至哼歌,意味著我可能會多得到一些撫摸或額外的零食。
還有我們仨貓的用具,即便是舊的,只要換個角度或在不同時間重新探索,總能找到新的玩法。比如那個已經被抓得沒有尾巴的老鼠,儘管心知肚明那是假的,但有時葉小弟還是會去狩獵一下,聊表貓咪的不忘「初心」。
十一年的時間教會我,生活的魅力並不在於外界的變化,而在於如何用新鮮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
夜晚降臨,我蜷縮在沙發上,看著貓奴倆放鬆的身影,對我而言,他們是我世界的一大部分,而這個世界,更因我的觀察而更生動。
當然,兩貓奴也努力推陳出新──元旦給我們圍上自己勾的紅圍巾,另兩隻短毛的沒啥不適應,但我的長毛就一直跟圍巾糾結一團,每天得花不少時間捋順圍巾的羊毛與我的長毛,反而減縮了我的冬眠時數,延長清醒時分──這倒是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