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年關將近,國內輸液又爆缺貨危機,市場有30%輸液缺口難填,食藥署昨召開「輸注液供應宣導會議」,會後指出,通報缺貨多為中小型醫院,其原因是年關前物流量大,以及原物料延遲到貨所致,非「實質缺貨」,目前國內輸液的庫存量可供應至農曆年後。但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廠商已告知年後供應才會平穩。
專案進口半年 再傳危機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去年5月因產線等多項缺失屢未改善,遭勒令停業,卻爆發嚴重的輸液危機,讓大型醫院等急向社區藥局調貨,當時食藥署協調國內7家藥廠增加產能,同時開放專案進口,以補足永豐每個月可生產200萬袋的輸液產能,但該方案僅維持半年,近期又再爆出「輸液危機」。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專案進口目前已經花費逾2億元,由健保署負擔費用,食藥署負擔廠商輔導、許可以及調度醫療院所需求。另外,專案進口支付價格為500毫升40元、1000毫升52元。
去年8月已經調整健保給付價格,從原本500毫升支付25元、1000毫升支付35元;調高為500毫升支付30.5元、1000毫升支付43元。龐一鳴指出,當時開會調整時已經將部分品項調高到給付上限,因此去年底已啟動修法預告草案,目前在預告期,草案通過後未來有機會再調整輸液支付價格。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專案輸入暫停後,國內的產能一直拉不上來,永豐近期雖恢復產能,但僅恢復50%,其餘20%是靠專案進口的輸液,剩餘30%仍是缺口,目前中小型醫院缺貨情形最為嚴重。
新光醫院盤點院內輸液品項,有3種款式的輸液庫存僅剩1到2周、台大醫院的庫存量足夠,但近期到貨的時間,多會被延後2到3天、林口長庚醫院則是部分品項的輸液庫存低於7天、台北中山醫院則缺1000毫升的輸液。
呼籲勿囤貨 將協助調度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每逢農曆春節,各家醫院的藥物備貨量都會增加,當物流運送量增加,就會導致部分國產廠商的輸液原物料延遲到貨,影響到後續排程。
王德原說,昨召開的會議,除了呼籲醫界不要囤貨,藥界加緊生產,同時也協助調貨,如果輸液無法如期到貨,將會調度專案進口的輸液給有需要的醫療院所,現有庫存可至農曆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