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職場生力軍的另類接觸 文/Sunny |2025.01.11 語音朗讀 1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東南亞人才在適應台灣職場上仍需要協助。 圖/123RF台灣學生逐漸懂得展現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圖/123RF不同社會衍生出不同的職場文化。圖/123RF 文/Sunny連續3場和即將加入台灣職場、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生力軍對談,國際職場專家的觀察是:地球村的新生一代,雖然尚未完全做好走進職場的身心準備,卻充滿熱情和積極進取,想暸解更多台灣職場的生態,假以時日,這些人絕對能對台灣社會做出屬於個人的貢獻……在去年11月底至12月的連續3周內,我受邀參與了北部3所大學(科大)的不同職場專題活動,一方面貢獻了我對國際職場趨勢的觀察,同時也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下的職場管理精髓,希望能開啟台下目光熱切學生產生新思惟,同時也想藉機暸解新生代對進入職場的憂心和期待。在這3所大學所面對的學生,除了活動和講課內容各不相同外,最大的差異在於學生的國籍不同,分別是台灣學生、東南亞留學生、歐非亞學生混群的國際專班學生。這對我來說,既具挑戰性,又感到非常開心,因為能夠對不同國度的年輕人有所貢獻。經過3場活動後,我個人覺得感觸頗多,以下且來分享我的心得!國際專班 跨文化學習在三峽的台北大學,面對的是英語學程的國際專班,學生大多數是來自歐洲和非洲的外籍生,也有幾位台籍同學入列其中。當天探討的專題,是與歐盟城市建設相關的「跨文化溝通──中西文化大不同的管理與談判技巧」。多名歐洲學生回應踴躍,也有本土台生願意發言,是一場有趣的交流,而且全程以英語進行,既有各國學生不同的觀點分享,也有對於職場管理方式的議題思辨。背景不同處事也不同這場交流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學生們能夠從不同文化背景出發,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經驗。例如,一位來自法國的學生,除了呼應我所提到的:在台灣職場中,管理方式偏向Management by Order(命令式管理)」,而在歐洲的職場中,則偏向「Management by Objective(目標管理)」。這位法國國際生表示,歐洲職場中習慣直言不諱和開放的溝通風格,針對工作各自提出看法,是很常見的畫面,畢竟,這有助於快速解決問題和促進團隊合作。而亞洲國家的職場,強調的是分層或分部門負責,再依照進度追蹤成效,強調的是共同達標的成果,而非各自的貢獻和績效。在亞洲的管理文化中,員工通常不會反駁主管的意見。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新人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失去收集新概念和創新想法的機會,確實有些可惜。人際技巧最好事先學一位台籍學生,則回應了我所說的:在台灣職場中,「面子問題」非常重要,進入職場前最好先學習一些化解難題的人際技巧,特別是在公開場合批評或指正他人時,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讓對方感到尷尬或失去面子,既破壞人際和諧,也不利於日後工作上的合作。此外,這些國際學生也領悟到,在跨文化談判中,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和溝通風格至關重要。例如,在台灣,「建立人際關係」和「取得信任」是商業談判、企業合作得以成功的兩大重要基礎。在學期間和職場接軌透過討論和互動,學生們除了暸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和談判技巧,還促進了跨文化理解和合作,整個交流過程,使專題討論更加豐富和多元,也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從中受益,我在開心分享之餘,也發現其中有不少學生,畢業後志在朝向國際職場前進,相信這一場討論,對他們日後的職涯發展,多少都有觀念上的啟發。如今學期進入尾聲,2025年將會有一批學生投向職場,在新年伊始的關鍵時刻,祝福學子在學業上精進之餘,別忘了多和實際的職場接軌,了解非專業技能上的一些職場文化眉角,才能更穩健展開各自的職涯之路。台灣大四生 表現夠亮麗在台北市的「大同大學」,我參加的是台灣學生的「學生職場實習成果發表競賽」並擔任評審。這是一個全校性的競賽,參賽對象是過去一年參與校外實習,並獲各學院推薦參賽的在校學生,每學院以推薦3名為原則。當天共有10名學生參與發表,他們大多是大四學生,還有一名大三學生。可想而之,都是職場實習表現亮麗的學生。評審標準是發表者先進行6 分鐘口頭報告,評審Q&A為1分鐘,共7分鐘的職場實習成果展現發表。聽完同學的發表,平心而論,一直以來,我最擔心台灣學生的,就是台灣學生往往不善於表達自己,在職場上很少爭取發言及表現的機會,但這個現象,在這場競賽中,完全沒有出現!這10位學生在「Stand Up」和「Speak Up」方面的表現,不論是風度、儀態還是內容,都不輸給歐美教育體系下培育出來的學生。我對學校為學生所做的準備和培育深感佩服,堅信這群學生將來進入職場後,會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各領域發光發熱!新南向專班 須協助適應在中壢的萬能科技大學,我面對的是一群「行銷物流系」新南向專班的越南籍大三學生,協助他們在大四實習前,先了解台灣的《勞基法》主要內容;「性別平等法」和「職場安全」等法規所涉及的注意事項,以便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台灣企業的實習文化,並學會保護自己。外籍生文化接軌困難這些學生的中文水平不錯,但仍有許多人在專業術語和學術用語上面臨困難,不過以目前的語言水準,應該也足以在職場上與同事和客戶交流了。然而,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他們對台灣職場規範似乎不是十分了解,特別是對於台灣的勞動法規和職場文化的熟悉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落差,未來在實習和求職時,很可能因此感到困惑和不安。留才惜才應協助適應這些可能出現的挑戰,需要學校、老師多加理解與支持,也需要台灣社會及企業,站在培才、留才的角度提供關切和協助,讓這些新南向專班學生「求助有門」,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台灣的學習、職場與生活環境。畢竟,少子化年代,各個已開發國家都在祭出高招努力搶才、留才,台灣好不容易吸引這麼多東南亞學生,來台學習及適應台灣生活多年,這些學生也有很高的意願,想要留在台灣工作,台灣的教育界及企業界,應該合力把人才留住,繼續維持台灣產業的優勢。多助其暸解職場生態據我所知,目前萬能科大校方也確實為新南向專班學生,安排了許多相關課程和講座,不僅讓學生在進入職場前,無後顧之憂學習各項新知,課堂外,還提供了多元的專家教育訓練講座,讓學生有可以提問解決疑惑的機會,從不同層面照顧這些離鄉背景的越南學生。而在我這次的講座中,通過幾位學生們現場的提問,我更深度的了解了他們目前對即將進入真正工作場合的憂慮,和對未來畢業後是否可以在台灣進入理想職場的憂慮。結束前,我還免費提供了「履歷健檢」,協助他們交出一份能凸顯各自優點的求職履歷,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 前一篇文章 健康意識高 運動職類趁勢而起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俄羅斯公主 安娜斯塔西亞2025.01.1402千年首見 敦煌華蓋真實還原2025.01.1503佛光緣美術館義工 發心服務培福2025.01.1404【時光重逢】枯荷猶傲骨2025.01.1705【視覺DJ】烏龜上樹2025.01.1906普門寺法筵會 感謝護法委員、菩薩義工2025.01.1407南屏別院歲末聯誼 年慶春喜感恩星雲大師2025.01.1608【論愛談情】愛自己不等於 自戀2025.01.1409無畏百年水災 維也納防洪有術2025.01.1410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第一屆開學2025.0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健康意識高 運動職類趁勢而起轉職時 薪資福利並行考量【幸福人生排序】保健因子優先激勵因子海歸人才 求職為何充滿挑戰擺脫偽勤勞 從忙碌轉為高效率 作者其他文章轉職時 薪資福利並行考量【正向力量】植物也需要愛語海歸人才 求職為何充滿挑戰【國際職場最前線】國際會議中 扭轉我不知道的智慧【海闊天空】 波羅的海 電動車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