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宋芳綺
圖/宋芳綺
文/宋芳綺
清晨,幫爸媽準備好早餐,爸爸邊吃邊問媽媽:「你今天不是要去上課嗎?」媽媽一聽,納悶地說:「我要去哪裡上課呀?」媽媽去日照中心已經兩個多月,但每一天都是她的第一天。出門前,總是心不甘、情不願;回來時,卻又輕鬆快樂。在日照中心有同齡的老先生、老太太,還有三姨當同學,媽媽應當不無聊。
最初做這個決定,我們的心很糾結,總覺得把父母送去日照中心是不孝的子女,因為不想照顧才會把父母送出去。可是,媽媽在家很孤單,我們姐妹白天各忙各的,雖然有爸爸相伴,但爸爸耳朵重聽,媽媽說什麼他聽不清楚,也就沒有回應。媽媽沒有可談話的對象,於是整日睡覺,愈睡愈迷糊,常常時間錯亂,相同的一句話問了又問,有時問到我們都起煩惱。
媽媽年紀大了,許多生活日常隨時遺忘,連有沒有沐浴、梳洗都不記得,洗澡都是我和大姐輪流幫忙。第一次為媽媽洗頭時,提醒她把頭低下、雙手捂著耳朵,然後用水瓢舀水淋溼她的頭髮、再幫她輕揉頭髮。那一瞬間,我眼眶紅了,眼前這樣的動作,曾經是小時候的我;而幫我洗頭髮的媽媽,如今變成滿頭銀絲的無助老人。
媽媽是愛乾淨的,只是她忘記洗澡這件事。當她坐在浴室的矮凳上,她會把自己搓洗得乾乾淨淨。洗完澡,她會客氣有禮貌地說:「謝謝你呀!還幫我洗澡。」每次聽到這聲「謝謝」我就會熱淚盈眶。從小到大,媽媽不知為我們做了多少事,我們可曾記得跟她說謝謝?
現在,她老了,服侍她本來就是做孩子該盡的責任,而老人家卻如此客氣道謝。身為女兒的我們,面對媽媽重複性的問話,有時心裡也會感到不耐煩。事情過後,卻又懊惱、懺悔。想想自己年幼時,同樣一件事情也是重複問,媽媽總不厭其煩的一再答覆。如今媽媽老了,角色易位,我們怎麼可以失了耐心?
有時我會想,媽媽記憶力退化,對她來說或許是祝福。年輕時曾受過的委屈、辛苦,如今都已遺忘,剩下的只是活在當下的滿足和喜悅。
家有二老如有二寶,頭腦退化的媽媽,話語重複、問過又問。腦袋清楚的爸爸,耳背重聽,對媽媽的重複問話無感,也就不起煩惱。真是絕配!他們總是相互體貼、相互關懷,鶼鰈情深、令人感動。
感恩上天福佑,爸媽身體都康健,身為子女的我們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