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宜俊
好友李老師,平日臉上總是掛滿笑容,認識的人常笑稱他就是尊「彌勒佛」。尤其他的笑點很低,在聚會中,只要有人講了則笑話,或是一句幽默的話,無論好笑與否,必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我曾私下吐槽他,說他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明明別人說的是老掉牙的笑話,為何他還能咯咯笑個不停,太幼稚了。他回說:「別人講好笑的話給你聽,你聽了如果覺得不太好笑,臉上的表情是不是就容易顯露出來,那麼對方也會覺得尷尬。一旦對方尷尬,你就更覺得尷尬,不是嗎?」
我曾不同意的回懟:「可是如果真的不好笑,又何必要裝作一副捧場的樣子?那不是很做作嗎?」他回我:「笑話的本身好不好笑,不是我笑的主要原因,我的笑是來自於說話者本身。」
他接著說:「對方在說笑話的當下,內心必然是快樂的。他真的是想把快樂散布給周遭的人,希望別人能同他一樣感受到快樂。快樂其實是可以傳播的,也很容易引起共鳴,只是你必須敞開心胸,去體會對方真誠傳遞快樂的心意。」
他也是個愛在學生面前說笑話的老師。平日,為提振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他喜歡在學生面前講笑話,而且每次講完笑話,他都會要求全班學生要盡情地笑出聲來。也難怪他們班上的孩子,個個看起來活潑可愛,時時笑容滿面。就連曾和他同年級共事過的我,在他隔壁上課時,班上同學都會因聽到他們學生的笑聲,而忍不住跟著笑起來。所以,真的,笑是可以擴散的,也是可以感染的。
醫學研究證實過,笑可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解除疲勞和壓力。既然笑的好處那麼多,那麼我們就更應該多聽別人講笑話,也多講笑話給旁人聽,讓自己天天過得快樂,正所謂「一笑解百憂」,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