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台灣最高教會建築──淡江教會淡海堂 文/丹青 |2025.01.01 語音朗讀 4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牆面幾何窗形,呈現出特殊光影。圖/丹青淡海堂為全台最高的全清水模建築。圖/丹青內部藝文休閒空間。圖/丹青 文/丹青若曾搭乘夜航班機經過淡水海岸地區,可能會看到沙崙海邊有棟高樓,屋頂上閃爍著以LED燈組成的十字架,指向耶路撒冷方向。這座建築,就是基督教淡江教會所興建的淡海堂。一直以來,許多宗教團體也兼辦一些文教或福利事業。同樣地,淡海堂不只是傳教的教堂,亦是淡水新市鎮居民重要的休閒、賞藝與閱讀之所,故另名「淡江教會文教中心」。一八七二年,加拿大籍的馬偕宣教士從淡水上岸,以此為基地,打開了台灣北部的傳教大門。淡水有許多不同派別的基督教會,淡江教會只是其中一支,其本堂(淡水堂)位於學府路。沙崙地區因新市鎮開發,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加上淡海輕軌的通車及興建現代化住宅等條件,吸引不少民眾來此居住,淡江教會二○○八年便有在此興建分堂之規畫。淡海堂是一間耗費十多年、斥資超過五億元,完全靠著教友捐款建成的大教堂。二○一二年,淡江教會在崁頂五路附近購得四百六十五坪的土地,隔年與清水工坊林友寒建築師簽定設計合約,二○二一年完工啟用後,即榮獲該年台灣建築獎的榮譽。淡海堂是棟樓高九層、地下兩層,總樓地板面積達兩千零六十二坪的大樓,也是台灣最高的教會建築;其主體結構採用國產建材實業清水混凝土,故也是為全台最高的全清水模建築。外觀簡單樸素,牆面設計巧妙,以各種幾何形狀開窗,且每面牆只嵌入一個十字架窗型,降低宗教色彩,但能呈現特殊的光影效果。淡海堂一、二樓,以無柱空間搭配大片透明落地窗,象徵著教會與民眾間沒有阻隔。順著樓梯拾級而上,大小不一的窗框引進自然採光,望出去猶如一框一風景,美麗如畫。大廳牆面上聳立著馬偕宣教士上岸後面向觀音山祈禱的浮雕,是相對較有宗教色彩的裝飾,其餘空間則作為咖啡廳、書房、文創藝廊等,讓教會與社區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三至四樓的禮拜堂,可兼做新市鎮的藝文講座或演藝大廳使用;五至六樓則是親子教育城堡,有媽媽手做教室及兒童畫室等設施;七樓包括了青年學堂及才藝創作園地;八樓是教會的行政中心及神學思想研究智庫;九樓及頂樓有婚禮福音教堂及天空十字架等,白天可仰望藍天,夜晚則綻放光芒。淡海堂不僅具有教堂的原有功能,也是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特殊的清水模外觀,更成為淡海新市鎮的美麗祕境,吸引不少人前來朝聖打卡。 前一篇文章 【古人行誼】胡瑗的當頭棒喝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台北文學館籌備處 嘉禾新村拾光屋二度掛牌【走讀城鄉】昔日台灣八景之首 ──旭丘指揮所【走讀城鄉】從瓦斯會社到後街文化 ──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走讀城鄉】成美文化園:歷史古厝兼具庭園之美【走讀城鄉】海洋中心變身潮境智能海洋館【走讀城鄉】龍坡丈室再現──臺靜農人文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