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台灣最高教會建築──淡江教會淡海堂

文/丹青 |2025.01.01
462觀看次
字級
牆面幾何窗形,呈現出特殊光影。圖/丹青
淡海堂為全台最高的全清水模建築。圖/丹青
內部藝文休閒空間。圖/丹青

文/丹青

若曾搭乘夜航班機經過淡水海岸地區,可能會看到沙崙海邊有棟高樓,屋頂上閃爍著以LED燈組成的十字架,指向耶路撒冷方向。這座建築,就是基督教淡江教會所興建的淡海堂。

一直以來,許多宗教團體也兼辦一些文教或福利事業。同樣地,淡海堂不只是傳教的教堂,亦是淡水新市鎮居民重要的休閒、賞藝與閱讀之所,故另名「淡江教會文教中心」。

一八七二年,加拿大籍的馬偕宣教士從淡水上岸,以此為基地,打開了台灣北部的傳教大門。淡水有許多不同派別的基督教會,淡江教會只是其中一支,其本堂(淡水堂)位於學府路。沙崙地區因新市鎮開發,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加上淡海輕軌的通車及興建現代化住宅等條件,吸引不少民眾來此居住,淡江教會二○○八年便有在此興建分堂之規畫。

淡海堂是一間耗費十多年、斥資超過五億元,完全靠著教友捐款建成的大教堂。二○一二年,淡江教會在崁頂五路附近購得四百六十五坪的土地,隔年與清水工坊林友寒建築師簽定設計合約,二○二一年完工啟用後,即榮獲該年台灣建築獎的榮譽。

淡海堂是棟樓高九層、地下兩層,總樓地板面積達兩千零六十二坪的大樓,也是台灣最高的教會建築;其主體結構採用國產建材實業清水混凝土,故也是為全台最高的全清水模建築。外觀簡單樸素,牆面設計巧妙,以各種幾何形狀開窗,且每面牆只嵌入一個十字架窗型,降低宗教色彩,但能呈現特殊的光影效果。

淡海堂一、二樓,以無柱空間搭配大片透明落地窗,象徵著教會與民眾間沒有阻隔。順著樓梯拾級而上,大小不一的窗框引進自然採光,望出去猶如一框一風景,美麗如畫。大廳牆面上聳立著馬偕宣教士上岸後面向觀音山祈禱的浮雕,是相對較有宗教色彩的裝飾,其餘空間則作為咖啡廳、書房、文創藝廊等,讓教會與社區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

三至四樓的禮拜堂,可兼做新市鎮的藝文講座或演藝大廳使用;五至六樓則是親子教育城堡,有媽媽手做教室及兒童畫室等設施;七樓包括了青年學堂及才藝創作園地;八樓是教會的行政中心及神學思想研究智庫;九樓及頂樓有婚禮福音教堂及天空十字架等,白天可仰望藍天,夜晚則綻放光芒。

淡海堂不僅具有教堂的原有功能,也是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特殊的清水模外觀,更成為淡海新市鎮的美麗祕境,吸引不少人前來朝聖打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