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看出孩子 求救訊號

文/吳娟瑜 |2025.01.01
33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吳老師,有同學笑我。」一名小學六年級男孩勇敢地舉起手,並走到講台來。

「他們笑你什麼呀?」我好奇地問他。

這天我受邀到學校,為五、六年級學童演講「預防學生自我傷害和尊重性別認知」,這個主題和校園霸凌相關。眼前的男孩一臉憨厚,個頭和我差不多,當我演講告一段落,向這群「前」青春期學童進行Q&A,角落邊一隻手舉起來,就是這位十二歲的男孩。

原來有同學起鬨時,開玩笑地學他講話噘嘴模樣,又說些看似無傷大雅卻又傷了他自尊心的話。我除了教他活出理直氣壯,也教他適度回應的說詞,不讓那些欺侮他的同學得寸進尺。

男孩似懂非懂地,在禮堂同學們鼓勵的掌聲下回座,我以大人角度,在那五分鐘的陪伴下,是否足以支撐他一生勇往直前?是否讓他可以披荊斬棘,不畏旁人的恥笑?

孩子脆弱的內心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從父母是否疼愛?手足是否和諧?到同學是否和善?再到進社會,是否擁有安全的立足點?這些都是疑問。

社會少子化之後,爸媽對孩子的關注自然增加,因為生得少,每個都是寶貝,但也因為接觸頻繁,徒增相處時的摩擦。每回我到各地學校針對學童自傷防治演講時,每位小朋友會拿到一張小紙條,以不記名方式,寫下生活中常見的六項困擾號碼:1.課業繁重、2.爸媽偏心 、3.手足吵架、4.同學欺侮、5.情緒低落而失眠、6.有自傷念頭。

輔導室老師協助我隨機抽取字條,看看哪個號碼出現最多;當我從摸彩箱抽出,只要唸到「6」時,學童群裡即一片嘩然。雖然並非每張都是「6」,但是十張裡至少有三張寫到這個數字,這代表在座學童多少有人腦海裡出現過「我活不下去」、「我壓力很大」、「沒有人了解我」、「誰來救我?」之類的想法。

學校輔導室師長身負重任,在心裡輔助上儘量提供支援;至於家中的爸媽,是否知道孩子的內心深處藏著說不出口的祕密?

親子共同成長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自傷已成為六至十二歲學齡兒童第六大死因,二○一七至二○二二年間,國小生自傷通報數飆升超過十倍。」這種觸目驚心的數字令家長擔憂。大人的想法是︱︱不是已經給足了關愛,提供了溫飽,還時不時出遊,為什麼還搞這些情緒勒索?

人心細密,尤其孩子不擅表達,也還沒學會情緒覺察、壓力調適,於是一個爭吵、不滿或一個誤會,衝動下的憾事瞬間就發生了。

猶記得一位媽媽描述警察通知「女兒出事了」,她是「整個世界突然崩塌,全身發軟。」許多的「為什麼」也救不回女兒。這也就是為什麼,注意孩子從小到大的身心訊號是如此重要,從尖叫到離家出走,從沉默不語到張牙舞爪,真正的求救訊號往往被遮蓋了,爸媽需要從兩大原則,樂意重新更上一層樓的學習。

第一:親子共同成長原則

時代進步,腦科學更臻成熟,夫妻樂意進修這方面新資訊,從身心多角度和兒女共同成長。

第二:關心卻不擔心原則

廣納成長資訊,並改善溝通時的緊迫逼人,才能讓孩子的求救訊號及時被關注,也才能在最快時間內找到拯救方案。

總之,現代的親子關係,不再是站在前頭拉扯,也不是站在後端不斷推進,就是站在左右邊,自然地在互動中,看出孩子有求救訊號的蛛絲馬跡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