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依依
清晨五點四十分,睜開眼,外頭一片灰濛濛。
為免憂鬱襲來,我趕緊起身。燒了開水、磨了豆子、煮了咖啡。外頭還是一片灰色,空氣中卻多了點香氣與活力。趁著孩子還沒起床,我醒了,卻刻意什麼也不做,等他們起床,要做的事就多了。
有了孩子的歲末,多了願意慶祝的興致。我喜歡他們因慶祝而得的快樂。因此,我享受的並不是慶祝時的熱鬧,而是他們快樂的笑臉。我願意張羅、願意籌備、願意附和,只為了蒐集沿路笑聲。
小孩從不回顧,也不整理,他們是活在當下的「大師」。他們不會說:來整頓今年吧!也不會說:該想想明年了。時間於他們就像不存在,因為他們分分秒秒都那麼踏實的活在時間裡面。這麼說來,時間究竟走到哪兒了,對孩子而言並無所謂;要剝柚子也好、學做香包也好、畫春聯也好、寫卡片也好,他們欣然迎接,每天都是那最重要的一天。
我有什麼期許呢?對未來的期許是什麼?還是不免向自己提問。
此刻,窗外吹來涼爽又清新的山風,攪亂了室內溫暖甜蜜的睡意,他們翻了翻身,我只覺得沁涼無比。深吸一口氣,彷彿能抵達心坎;接著緩緩的吐氣,好像能鬆開所有緊握不放的小事。再睜開眼睛,我感謝此刻有大自然陪伴,感謝這陣風,溫柔地捎來訊息,要我好好感受「我」的存在。
我有什麼期許呢?或許答案並不重要,因為現在我有了最理想的陪伴,我們時而主導、時而跟隨,在擁有彼此的時間裡,無盡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