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心
市賽成績公布,翎未能在國語文競賽演說決賽中獲得前三名,我真心為她覺得可惜。原本還擔心這樣的結果,她會很難過,甚至影響她面對未來的信心。沒想到,星期一清晨,我剛到辦公室,就在桌子上看到她留給我的卡片。
整張卡片寫著滿滿的感謝以及自我的成長,讀得我眼角溼潤,感動不已。我回憶與翎一起練習的片段,慶幸自己教到一位知道感恩的學生,慶幸翎並沒有因為一次比賽的輸贏,就失去繼續迎接挑戰的勇氣。能教到一位這麼優秀的學生,是忝為教師很大的福氣。
我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她:「我在國中時出去比賽也沒有獲得好名次,一直到高中遇到很厲害的指導老師,才在寫作、演說方面有了顯著進步。當時,我對國語文一直都很有興趣,思想日漸成熟,才逐漸有好的表現。」
我鼓勵她再多閱讀、多思考,繼續擴充自己的「演說素材庫」,讓自己言之有物,將來再有機會上台,一定可以讓人刮目相看。
在教學的路上,時常有機會與學生共享在各項比賽獲得好成績的喜悅。然而,面對失敗時,我卻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學生。我常提醒自己,也提醒學生:「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但當結果不如預期,我也常覺得無力。
翎這張卡片安慰了我。讀著她的字句,我彷彿看見她練習時的努力模樣,也彷彿聽到她在台上自信表達的聲音。比賽的意義,不只是得獎的榮耀,更是讓學生看見外面的世界,理解自己的不足,從中汲取養分,迎向更大的舞台。
教育的路上,教師是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學生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挑戰,都在提醒我:教育的本質不是追逐名次,而是陪伴每一個年輕的生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由於這次的教學經歷,我深感自己應該持續精進,不斷充電,才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