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時有味】暗夜聞枸吠

文/林念慈  |2024.12.23
415觀看次
字級
圖/趙雨

文/林念慈

枸杞全身是寶,其根稱「地骨皮」,用於清肺降火;其嫩芽可作蔬菜,是清明前後的一道美食,大觀園裡的姑娘拿它當美容菜;杞實則如紅色耳鉤,稱「枸杞子」,可煮粥、泡茶、入藥,有明目養肝之效。

古人相信枸杞和狗有某種關聯,如宋代張耒〈贈翟公巽〉:「人言枸杞精變狗,夜吠往往聞空廊。」傳說中,千年枸杞根夜裡都會化作一條歡快的狗,四處奔跑、遊戲,若食之可白日升天;《續仙傳》亦記載,朱孺子發現兩隻花狗鑽到枸杞樹後消失,便好奇地掘開地面,赫然發現枸杞樹根就像那兩隻狗,認定此樹有奇效,於是服下枸杞根,羽化成仙。

枸杞二字,起於《詩經》中「南山有枸」、「南山有杞」,枸樹與杞樹都能釀酒,且味道甘美;宋朝李時珍云:「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吠聲雖響亮,此枸終究非彼狗。但傳奇不曾消失,劉禹錫〈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詩因以繼和〉:「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詩人將枸杞視為靈藥,比喻成「神犬」,有與天同壽之意。

盛唐時,有個商人目睹了少女追打老翁,上前斥責,不料少女插著腰說:「我教訓我曾孫子,關你什麼事!」眾人聽了都大驚失色,原來女孩服用了枸杞,三百多歲仍保有童顏,而今日責打老漢,是因為他執意不肯吃下這靈丹妙藥,才八十歲就衰老不已。

我好奇的是他為何放棄長生,情願老去?

或許,此藥不能與心愛的人分享,讓老翁生無可戀,也或許他很清楚,會枯萎的鮮花比塑膠花更動人,每片凋零的花瓣、落下的葉子,恰是「活過」的最佳證據;正因時光有限,所以每分每秒才珍貴,盡情活過便足矣。永遠呼吸不等於永生,所謂不朽,是活出意義,以留存的言行啟發他人生命。

近代另有一個四川老人的故事,李清雲自述四十歲那年徹悟,學會「不動心」,從此健康又快樂;五十歲又遇奇人贈枸杞,此後每天服用三錢,再也不知疲憊,腳力輕快,一路活滿二百五十六歲。不知事蹟真假,但我確信若有顆不動的心,能不隨外界起舞,無痛無傷,想來定能延年益壽;只是枸杞紅得那樣的熱烈,像心頭血,也像硃砂痣,分明就是動了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