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於大自然】和菓子創作靈感來源

文/楊裕明 |2024.12.22
453觀看次
字級
圖/幸福文化提供
和菓子作品「花一瓣」訴說櫻花季節流逝時最後一片花瓣落下的身影。圖/幸福文化提供

文/楊裕明

一九九○年,我前往日本打工並學習室內設計,在那段日子裡,我偶然被日本的茶具深深吸引,茶具的世界精妙無比,充滿設計細節和美學。後來,我進一步對於日本茶道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並開始深入研究,有幸結識了出身於裏千家的茶道老師︱︱井爪弘和。透過他的專業指導,我回到台灣後開設了自己的茶空間,這促使我展開了一段尋找佐茶甜點的旅程,最終被和菓子的魅力所收服。

學習和菓子與茶道實為一體兩面,就像製作花器的職人必須懂得插花,製作茶壺的人必須懂得泡茶一樣,修習茶道並體察其中的「茶之心」,是練習和菓子製作的重要途徑。在茶席裡,除了講究的茶具陳列,你還會看到插花,與花道不同,茶席的花有著隨意自然的風格,不過於艷麗,與「侘寂」(Wabi-sabi)相呼應。

這些花種會隨著四季變化更換,從而產生不同的茶席景象,以對應當下季節的生活環境。例如,在日本的茶席上常看到椿花,這可能來自庭院,經過一年的悉心栽培,再採摘整理,最後成為茶席中的季節元素。

侘寂是種美學,它代表了內斂、簡潔與灑脫之美,讓我十分嚮往,也將這樣的想法放在我部分作品之中。像是「花一瓣」這款和菓子,不是華麗滿開的櫻花意象,而是訴說櫻花季節流逝時最後一片花瓣落下的身影。這些關於植物或生活的細節,都得透過平日時常仔細觀看,才能逐漸把這分感動帶進和菓子的創作當中。

吃在嘴裡感動於心

因為學習和菓子,我開始種各種植物,在山上種花、種竹子、種樹,也在茶空間的外圍養各種花草,它們都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也是最好的觀摩對象。即使無法自己栽種植物也無妨,可以到大自然走走,蒐集各方靈感,最重要的是用心觀察,以及多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我常說:「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和菓子。」當你全新投入和菓子製作時,你所看到的、所觸摸到的,將無不與和菓子緊密相連。

我曾在日本住了五年,看盡了許多四季美景,春夏秋冬各有獨特景致,但住在日本的期間,覺得那都是理所當然。回到台灣後,我開始創作和菓子,腦海中竟突然浮現那些日子裡的景色,當下驚覺和菓子文化就是日本人對於四季的體驗和感受,這些就是設計靈感的來源。

由於日本四季分明,每個季節的變化具有層次,猶如流水般緩緩流動的靜謐變化甚是迷人,每個日常都可以是創作主題。但即便在台灣,你也可以按季節、按月,甚至按天來創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會都是一樣的日子,每天睜開眼經過的地方,無論是路旁的一棵小樹苗、一朵小花的長成、每天發生的事情都能化為掌中作品。

我認為,和菓子的技法是製菓師傅的工具,如同畫畫需要時常磨練,而和菓子文化是思惟,生活則是你的主題。如何藉由和菓子表現你的內心和自己感受到的故事,使其言之有物,就是憑藉每天的觀察而來,才能展現出最自然的姿態,賦予作品最重要的靈魂,最後還要兼具可口,做出會讓人想要好好享用的食物。

(摘自《和菓子之心:三日月茶空間的上生菓子與茶菓子技藝美學》,幸福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楊裕明

三日月茶空間創辦人,擁有十多年和菓子製作經驗,曾以「每日一菓」的方式鑽研、設計、不斷練習,至今累積千個作品,持續增加中!他將自己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揉合美感、四季意象,投入和菓子創作,有時生動、有時靜謐、有時擬真、有時童趣,每顆和菓子都蘊含故事情境與專業技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