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中醫歷代醫家典籍裡,甲狀腺疾病稱為癭、癭氣、癭瘤、癭囊、影袋等名稱。中醫對甲狀腺疾病的治療主要以理氣化痰,消癭散結。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日前召開記者會,主張「中西醫結合」處理甲狀腺疾病,始可獲得全方位照護。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癭病主要指以頸前結塊腫大為特徵的病證,相當於西醫學中具有甲狀腺腫大表現的疾病,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腫瘤,以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等疾病。
台北榮總醫傳統醫學部主任龔彥穎說,中醫對甲狀腺疾病的治療,主要以理氣化痰,消癭散結。中西醫結合處理甲狀腺疾病,可獲得全方位的照護。
高雄市立鳳山醫院中醫科主任鄭宇眞表示,中醫對甲狀腺疾病分成三大致病因素,包括內因:遺傳或長期憂愁惱怒;外因:環境水土失宜、外邪入侵;不內外因:體質因素,如婦女的經、孕、產、乳不同時期身體狀況。
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中醫兒科科主任陳重嘉指出,甲狀腺疾病導致代謝紊亂,可能引發情緒波動、焦慮及社會適應等心理問題,中醫利用調和氣血、疏肝解鬱、養陰益氣、溫養脾腎等方法調理體質,可減輕疾病對心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