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統計顯示,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年齡大約在45歲到69歲間,比歐美國家女性罹患的年齡低,乳房外科醫師林琦瑛提醒有家族病史的姊妹們是高風險族群,另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者也有中度風險。
林琦瑛昨日指出,乳癌發生率已經連續蟬聯女性癌症第1名,特別是台灣女性的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女性更早,正代表乳癌對女性健康威脅極大,她並指出高、中、低等不同等級危險因子,提醒女性務必檢視健康風險。
醫生指的乳癌高風險是以家族中有親人罹患乳癌,尤其年紀輕或於40歲以下就罹癌者、或是乳房切片被發現有不典型增生,即代表未來罹癌的可能性為一般人的4倍以上。
至於中度危險因子,指的是姊妹、母親媽媽有罹患乳癌,但發生年紀大於40歲,或是本身有卵巢癌者,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2至4倍;未生育過小孩或逾30歲生第一胎者,也相對具風險性。乳房攝影顯示乳腺組織占乳房的75%,還有停經後女性BMI值大於30等,都是增加未來罹癌的風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