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是什麼?

文/陳伯彥  |2024.12.09
30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伯彥 

血清素是一種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

讓我們先想像以下畫面:當手被熱水燙到的時候,會先反射性地瞬間彈開,然後再漸漸感受到疼痛。

神經傳導 情緒產生



在這極短暫的過程「摸到熱水→瞬間彈開→感受疼痛」,其實並非同時發生!而是藉由「神經傳導物」以極快的速度,在身體中傳遞訊號。藉由不斷地接收與發送訊號,完成感知、反射與反應等,複雜的生理功能。血清素在大腦中負責傳遞與「情緒」有關的訊號。

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傳導物的大本營!由血清素負責調控情緒反應,產生「幸福」的感受。

當血清素缺乏時,就會產生憂鬱、悲傷、焦慮、興奮等情緒。

除了血清素之外,還有「多巴胺、催產素、腎上腺素、GABA」等多種神經傳導物質,透過彼此相互作用,調控著我們的身心理反應。

血清素除了調控大腦(中樞神經)的情緒反應,也在「自律神經系統」中,參與腸胃蠕動與血管收縮等功能。

因此,當血清素缺乏時,也可能會導致失眠、多汗、便祕、腹瀉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3種原因 控血清素



當血清素嚴重不足時,可能會造成失眠、焦慮等症狀,甚至可能導致憂鬱症。以下是3種主要影響血清素含量的原因:

一種稱為「色胺酸」的營養素,是身體用來產生血清素的主要原料,許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驗:當飽餐一頓後,感到十分滿足、開心,甚至有些興奮;當飢餓、或食欲不振時,而感到悶悶不樂。

壓力過大會造成血清素不足。在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稱為「皮質醇」的內分泌激素。

長期承受高壓力、皮質醇持續升高的狀態下,可能會導致血清素系統失調,而產生憂鬱、焦慮的感受。

血清素不足可能是天生、遺傳。某些憂鬱症患者,因帶有血清素不足的基因,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患有憂鬱症。

不過,還是能透過療程、藥物的協助,維持大腦中血清素正常運作,減少血清素不足而對生活的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