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旅行就會感覺到,不只人與人之間有合不合的問題,就連人
與風景區之間,也有這樣的感覺。在出發前,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想像自己的目的地。
讓旅人甘心駐足
小時候讀了《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之後,瑞士一直是我心中最嚮往的地方。實際造訪後發現,那裡的風景比我想像中還要美上好幾倍。然而奇怪的是,我總覺得在那裡住上十天半個月也許無妨,但就是不會想要長住。因為一切都太上軌道,讓人有一種未來生活完全可以預測的感覺。
反過來說,有一個地方,事先我完全沒有期待,只是把它當作從倫敦前往歐洲大陸的門戶,但最後由於它意想不到的氛圍,卻讓我停下腳步徘徊不去,那就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其實我在阿姆斯特丹,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也沒看到什麼美到極點的風景,但是那種氛圍,當下就擄走了我的心,甚至讓我甘願錯過期待已久的慕尼黑啤酒節。我心中悄悄燃起一種欲望:只要以後時間與經濟上許可,我要到那裡好好住一陣子。
追尋命中的註定
某次旅行在亞洲的小村莊裡,也發生過這種事。我雖然已習慣大都市的便利,但卻常常被小村莊簡樸的生活所吸引。在我開始旅行之前,這根本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旅行中常常有這樣意料不到的地方,突然闖進我的心房,也許那裡剛好是我喜歡的風格,或者當地人的價值觀跟我很合得來。
就算沒有這些特殊的理由,有些地方就是像穿了合身的衣服一樣舒適,我想除了「命中註定的地方」之外這句形容詞,也沒有別的話可以形容了。
旅途中,我遇見過許許多多勇敢的旅人,因為迷上某些「命中注定的地方」,乾脆搬過去住下來,尤其是在土耳其,一般旅人都會為了趕上生活步調而無奈地離開,但就是有人拋不開這個命中註定的地方,最後在土耳其住了下來。
因為陽光因為海
土耳其最受旅客歡迎的地方,就是地中海沿岸的那些城市,其中一個地方叫菲提耶,在那裡,不只能用非常便宜的價格,來趟地中海遊艇之旅,附近還有個奧登尼茲的夢幻海灘,非常受旅客的歡迎。
我從菲提耶坐迷你巴士到海灘去,享受溫暖的陽光與和風,以及耀眼的藍色海洋。我在那裡看海時,遇上了一位經營飛行傘的老闆。他請我喝了一杯茶。我們坐在樹蔭底下,天南地北聊起天來,這時,一對出來散步的英國老夫婦,跟老闆打了聲招呼,很自然地加入我們的談話。
據說,這對退休的英國老夫婦,靠著退休年金定居在此。我想,對於長年被陰鬱的天氣與高物價折磨的英國人來說,退休後能住在陽光美好的南歐或地中海沿岸,是他們最大的夢想。
打工的飛傘少年
跟我一起玩飛行傘的,是位十八歲的英國少年。他說他原本在附近的酒店打工,利用兩星期的假期偶然來到這裡,就被吸引住了,之後八個月,完全無法離開此地,就像腳底生了根。
仔細一看,這裡的每家店都標示著英鎊與土耳其里拉的匯率,因為待在這裡的英國人,實在太多了。在其他都市也可以遇見很多像這樣無意間被抓住腳步的人們:像賽爾柱這個地方,長住的都是些澳洲人;庫莎達西則完全是德國人的天下;對面的菲提耶都是本地人,但這邊的海灘卻全是旅客。
當然,我也當然知道:「自己土生土長之地,才是世界上最美麗之處」這個平凡的真理。但是對於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來說,對某些特定地點的憧憬,卻像「夢裡的故鄉」般,不時會再次甦醒起來。我更相信,唯有抱持這種甜蜜的夢,才更能忍受日常生活中的枯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