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傳統的中醫醫療,沒有特別提到「男性更年期」,但在中醫的理論概述中,卻言簡意賅、提綱挈領地,提到人體面臨老化過程中產生諸多的「毛病」,多半還是出在「肝、腎兩虛」的問題。
古書內經云:「腎,主水液」,意指男性體內有60%是水,並不斷進行動態平衡;又說:「腎,藏精氣」,因此男生約在15歲、女生約在13歲青春期生理發展成熟時,才會有生精與月經的產生。
養心堂中醫殷翰菁中醫師說,西方醫學的觀點認為:腎只是個單純的人體器官,可是傳統中醫所說的「腎」,卻是整個腎功能的問題,並認為它是「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
當年老氣衰腎陽不足,腎的氣化會受到影響,導致整個新陳代謝有障礙,並且也會出現尿少、尿閉的現象;再者內經又云:「腎開竅於耳,司二陰」,如果腎氣通暢則精氣通暢,自然能夠耳聰目明,如果不順,就會有耳聾失聰等現象。
根據中醫的理論,其所述的「腎」所表現的症兆,則和現代醫學中的泌尿、生殖、內分泌等產生關連,所以上了年紀要注重保養。
至於在肝血不足方面,中醫師殷翰菁說,面對更年期的處理問題,在傳統醫學上大致可分為「肝腎陰虛」或「肝腎陽虛」等兩方面來處理。有高血壓、心臟血管等問題的病人,一般來說都會有「肝腎陰虛」的問題;有失眠、易怒、早洩等問題的人,多半都是「肝腎陽虛」的表徵。
雖然坊間的成藥店或是藥妝舖裡,可以輕易購得標榜可以處理「腎虧」的藥,但是中醫師提醒:面對老年產生的腰痠背疼、四肢無力珥珥等現象,絕對不是單一的成藥可以解決的,建議接受醫師的問診治療,才能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