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美懿
每期社大開學的第一堂課,我都會以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與蘇軾的「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來鼓勵同學們快樂學習、勇於嘗試。由於課程特色是以兼具知性、感性與趣味性為主,因此選擇以動態的舞台表演作為期末成果發表形式,惟採同學自由參加方式。
日前上傳群組每個人的舞台位置圖後,有同學表示「不想上台表演」。我並不覺意外,因為來自不同領域,各自擁有豐富人生歷練的同學們,會直接且明確表達自己的意願;或興致勃勃,或願意嘗試,或不參加。
同學們的選擇,我都尊重,惟對於每次上課都能聲情並茂地朗誦與歌唱,學習心得分享時亦侃侃而談,卻因「想到要上台表演,就會有壓力。」而選擇不參加的同學,感到有些可惜。儘管有錄製影音檔給同學自行練習,且只在每周課堂上撥二十分鐘團練,並說明上台表演只短短幾分鐘,然每期依舊有同學因相同理由選擇放棄。
國慶日那天晨運返家,從信箱取出《人間福報》,閒坐中庭,才翻閱沒多久,這份總能令我從中獲得領悟與解答的福報,再次送來幸運彩球──智慧語錄「如是說」專欄中的一則報導,二○一九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台灣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在山上的排練場,創辦人劉若瑀視此是上蒼旨意,趁機將優人們從國外巡演領回山中,並找回其認為山裡才有的安定和靈性。文末的一段智慧語錄:「其實表演是可以很乾淨的,因為乾淨,我們從中與心對話,用極簡的方式給自己極大的力量。」令我心有戚戚焉。
是啊,當以極簡的心態專注一事時,心緒便會隨之安定,進而產生不可思議的極大力量,激出個人潛能。今天課堂上,我將個人閱讀這則智慧語錄的感想與同學們分享,建議大家何妨把期末上台表演,視同平時上課一般,珍惜這也算是一期一會共學的難得因緣,以純粹的詩心,享受詩詞朗誦與歌唱的每一個快樂當下。結果,原本因感到有壓力而不想參加的同學,改變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