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DIY】 豆花滑嫩人人愛 文/莊雅閔 |2024.11.24 語音朗讀 6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幸福文化提供 舀豆花有專用工具,豆花鏟的扁平面能把豆花漂亮地舀成片狀。圖/幸福文化提供 在家也能自製好吃古早味豆花。圖/幸福文化提供 文/莊雅閔 在台灣,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在地人才知道的「豆花攤」。雖然每家差異可能不大,但都是遊子們難以忘懷的好味道。豆花是四季都吃得到的日常點心,而且冷熱隨君挑選,冬天時還可加薑汁熱熱吃,甚至以豆漿取代糖水來提味。豆花可是有專用工具的喔!豆花鏟的扁平面能刮下片狀的豆花,可以單淋糖水,或是加入豆類、粉圓、芋頭等配料,只用平易近人的銅板價就能取得一碗甜蜜入心。不少店家會放上「傳統豆花」、「古早味豆花」的招牌,一般製作方式大多是加食用級石膏(熟石膏)、地瓜粉等來輔助豆漿凝固定型;也有人使用鹽滷,成品口感緊實軟綿、帶有細微的鹹苦味。如果是用洋菜粉沖製而成的豆花,口感比較軟嫩細緻,但不耐高溫,只適合冷吃。除了一般豆花,還有用雞蛋、巧克力、鮮奶做成黃白咖的「三色豆花」,也有人稱為「布丁豆花」,但因為此種豆花是加入吉利丁幫助凝結,一樣只能吃冰的,不能加熱吃。古早味豆花在家也能做豆花香氣濃不濃、好不好吃,取決於黃豆品種和水量的比例。比較講究的人,不妨從煮一鍋香醇豆漿開始,黃豆和水的黃金比例是1:10,煮豆漿還有分成「熟漿法」和「生漿法」兩種。熟漿法是帶渣生豆漿加熱煮熟後過濾,香氣較濃;而生漿法是去除豆渣後再加熱煮沸,濾掉豆渣的豆漿加上凝固劑續煮,就是手工豆花了。但製作過程需要耐性,豆花口感和豆漿濃度、溫度控制有關,如果豆漿濃度太濃,豆花成品的口感偏硬;若濃度太稀,則口感偏軟且香度不足,而煮豆漿的理想溫度為85-90℃左右,讀者可參考以下食譜,在家試做細緻滑嫩的古早味豆花!◎食材:黃豆400克、食用級石膏粉20克、 地瓜粉40克、常溫水4000毫升◎做法:1.洗淨黃豆後瀝乾,加入常溫水淹過黃豆,浸泡至手指可以捏破的程度即可。2.取出浸泡好的黃豆,加入4000毫升的水研磨,再煮成豆漿。3.將煮好的豆漿與豆渣一起倒入濾巾,將豆渣濾掉,冷卻備用。4.準備另一個鍋子,取300毫升豆漿與食用級石膏粉、地瓜粉混合成粉漿,備用。5.將剩下的豆漿加熱至85℃後,一口氣倒入置有粉漿的鍋內,靜置5-10分鐘。6.用湯匙將頂部的泡泡刮除,靜置冷卻後即可冷藏保存,三天內食用完畢。◎Tip:1.浸泡黃豆時,要避免泡到出現酸味。2.生豆中含有影響人體消化的皂素,因此豆漿一定要煮熟。煮豆漿的溫度為85-90℃,溫度太高或太低都不易成型。3.使用凝固劑時,建議先用少量的水泡開,再沖入豆漿,如此才能凝結得完整又漂亮。(摘自《古早味台式點心圖鑑 第二冊》,幸福文化出版)作者簡介莊雅閔糖果廚房、食農生活家創辨人等。基於惜食愛土地的心情,曾經環島全台走透透,深度發掘台灣的飲食之美。為讓食物成為土地傳遞重要訊息的媒介,而讓人們重新審視食物與人、環境及社會的關係。近年來常受到各大民間單位、政府機關合作食農教育,以及擔任講師、評審、輔導業師等邀請合作,涉獵零剩食、在地食材推廣、綠色餐飲、全食物、飲食文化推廣等關懷土地主題近60個。在台南經營的糖果廚房更獲得GDG綠色餐飲指南一葉餐廳評鑑肯定。 前一篇文章 【抽絲剝繭】 及時活出生命的真諦 下一篇文章 【開卷有益】小眾的書目療法介紹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說賞讀】門牙【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張冠李戴】混淆的起點【給人尊嚴】大師的言教與身教【轉念美好】初衷【人生智慧】幸福在尾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