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 及時活出生命的真諦

文/弘一大師 |2024.11.24
647觀看次
字級
人生的長度就在一呼一吸之間。圖/123RF
《淡定的智慧》。圖/木馬文化提供

文/弘一大師

生命無常,人生幾十年看似很長,其實只在瞬息之間。面對生命,我們無暇置身於爭鬥,無暇顧念左右逢源,只在乎是否活出了生命的真諦。用一顆平常心去感悟,如果能謙虛修行,生活就是佛。

弘一法師對生命的詳解叫人念念不忘,他曾引用天如禪師這幾句話將生命的真諦闡釋得至清至純:「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晚晴集》57)

淨空法師講述摘要:真醒覺的人,才能說得出來這幾句話。六十歲以上的人體會得更深刻,回想少年時代如同昨日。年輕時玩伴先後作古。趁著未老未病,先預備盤纏。老了想用功,精神不夠,如打個精進佛七,七天七夜不停,要體力,老人不行。修行要靠年輕,人命呼吸間,趁此時刻,抖擻精神,把世事放下。

生命如此短暫,所以生命中的選擇也更加重要。一天,佛陀在弟子們乞食歸來後,問他們:「弟子們!你們每天忙忙碌碌托缽乞食,究竟為了什麼?」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佛陀!我們是為了身體的滋養,以便長養色身,求得生命的清淨解脫啊!」

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用清澈的眼光環視了弟子們之後,又問道:「那麼,你們且說說肉體的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一位弟子充滿信心地答道。

佛陀搖搖頭道:「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位弟子見狀後,充滿肅穆地說:「人類的生命跟花草差不多:春天萌芽出枝;冬天枯萎凋零,化為塵土。」

佛陀露出了笑容,說道:「嗯,你體察到了生命就像花草的生命一樣短暫,但是對佛法的了解,還僅限於表面。」

「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是浮游生物一樣,早晨剛出生,到了晚上就會死亡,充其量不過一個晝夜的時間。 」一位弟子無限悲愴地說道。

「哦!你雖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入微,但對佛法的參悟還是不夠深入。」

在佛陀不斷地否定和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被激發出來了。有一個弟子說道:「佛陀!其實我們的生命和朝露沒有不同,看起來很美,但是被陽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就會乾涸枯竭了。」

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開始竊竊私語。這時,一位弟子站起身來說:「佛陀!依弟子看,生命只不過在一呼一吸之間。」

佛陀聽罷,滿意地點點頭說:「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這樣地認識生命,才是真正地體會到了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千萬不可懈怠放逸。」(摘自《淡定的智慧:弘一大師的處世心法,活出安然自得的人生(三版)》,木馬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弘一大師(1880-1942)

俗名李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06年負笈東瀛,就讀東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科,兼修鋼琴及作曲,創立春柳劇社。精於文學、詩詞、音樂、書畫、篆刻、戲劇等藝術創作;1919年李叔同放下世俗牽絆,散盡身外物,獻身佛法,做苦行僧,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終生不綴。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臨終曾手書一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