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為今年影響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最大變數──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何時轉向,已從不確定性的變數成為塵埃落定的事實,九月開始啟動了降息,十一月再度向下調整,居高不下的利率由高點反轉向下,其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也跟進修正。
但如以此判斷降息循環即將啟動,恐會有很高的機率偏離事實,因不只聯準會主席鮑爾改了口,川普確定重返白宮之後,美國貨幣政策是否再度翻轉,並對資金移動、產業投資產生新的影響,為當前國際最重視的議題之一。
Fed九月降息以來,如以美國過去降息的經驗觀察,開始發動後持續下調利率的時間,將長達一年以上,換言之,不只今年的利率會持續下調,明年同樣還是降息年,差別只在於降息的幅度、次數,由大方向來看,此一趨勢很難扭轉。
將於明年初上台的川普,讓這一切的理所當然被打上了問號。
川普競選時很重要的政策之一,是透過對全世界加徵關稅來保護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關稅更打算一口氣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但對照上一任期政策的影響,加徵的關稅會透過產品定價的移轉,導致美國的通貨膨脹因此攀升,而為了抑制通膨,這項世界各國央行的首要任務,升息的機率也逐漸的提升。
亦即川普相當重視的關稅政策,恐將導致美國才起步的降息措施,走不到循環發展的那一步。
如此一來,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且不說更嚴重的反向升息,只要美國聯準會把降息的步伐踩煞車,因利差持續維持在高位上,國際資金離開美國另覓其他去處的動作,也會按下暫停鍵,再由預期心理推波助瀾,美元又開始變為強勢,其他國家的貨幣恐會出現一波新的貶值潮。
此一情況,在日圓的走勢上最為明顯。原本二○二四年是日本終結失落的三十年,經濟展望正向、通膨數據良好、日股衝上新高,是重新回到正常經濟體系的好時機,日本銀行(央行)是否升息,也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
但川普當選後,其主張的關稅政策打亂一池春水,日圓因美元走勢太強而大貶,套利交易死灰復燃,只能密切觀察川普上任後的實際作為,再謀因應之道。
高關稅除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消極用意,亦有其吸引海外企業到美國設廠生產的積極用心。
而企業即使迫於關稅壓力,願意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到美國投資,從開始建廠到生產的冗長過程,非得三、五年難以辦到,根本追不上受關稅激發出來的通貨膨脹來臨的速度,何況設廠生產不是只有資金和技術即可辦的到,還需要有大量的勞動人口支撐,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政府開放大量移民的原因,但川普主政後,其政策對移民並不友善,很可能祭出遣返等措施,一旦基層的勞動力嚴重欠缺,將很難吸引傳統型企業願意到美國生產。
雖然川普認為,「關稅是一本字典裡面最美麗的詞彙」,篤信利用這項財政工具,可以解決美國經濟面臨的大部分問題,惟經濟政策牽一髮動全身,加徵關稅引來的通貨膨脹、美元狂升都是可預期的後遺症,其吸引企業赴美投資的理想,也因客觀條件不完備而難以落實。新年度在新人主政下勢必變亂紛呈,期盼台灣主政者也要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