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上周末襲擊伊朗,報復伊朗本月初的空襲行動,是中東衝突升級的最新發展,但以國顯然未鎖定伊朗的石油和核子設施,並說任務已「完成」,暗示不打算發動更多攻擊,據傳事前已通知伊朗,行動似乎經過校準,避免引發嚴重報復。國際油價28日一度暴跌逾6%。
這段時間以來,市場不時擔心以色列會對伊朗的襲擊予以報復,且將針對伊朗的石油設施,在中東引發更大範圍的戰爭。但以色列周末鎖定的是伊朗防空基地及軍事基礎設施,襲擊規模較小,一些專家推測,緊張局勢不會顯著升級。布蘭特原油28日一度挫6.3%至每桶71.29美元(約新台幣2287元),西德州原油最低更重挫6.5%至每桶67.14美元(約新台幣2154元)。
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27日表示,不尋求對以色列開戰,但是對於以色列打擊伊朗軍事目標的做法,已準備好作出「適當回應」。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dvisors執行長哈特菲爾德說:「以色列的襲擊避免打擊能源基礎設施,且範圍有限。 這很可能平息人們對於與伊朗直接衝突的恐懼,油價很可能在期貨交易開始時下跌。不過預期進入冬季取暖和旅遊季節時,油價將回到我們估計的75~95美元公允價值範圍。」
但Price Futures Group資深市場分析師福林示警,對波斯灣石油的憂慮還沒有結束,「供應中斷的即時威脅暫被擱置。但以為這一次襲擊就會結束敵對狀態,我不這麼認為……即使伊朗說不作回應,我也會假設伊朗將以某種方式回應。」
摩達地緣政治公司創辦人摩達指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未來幾天的聲明是關注重點,要是哈米尼說,伊朗無意與美開戰,以色列卻試圖挑起戰事,將是重大的降溫指標。相反地,倘若他說準備開戰,要發動報復,代表風險擴大,注意關鍵是伊朗的回應速度。
中東風險消退 油價恐下探60美元
花旗集團調降對布蘭特原油價格預測,未來12個月油價展望降至每桶60美元(約新台幣1925元),理由是中東地緣政治風險驅動的風險溢價消退;不過,油價上漲風險仍存在,花旗預期油價大幅飆升可能性為10%,低於先前預測的20%。
Panmure Gordon分析師凱爾迪指出,接下來幾周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友(OPEC+)的部長們對石油生產配額的說法,將是牽動油價走勢的關鍵,這些石油生產國繼續延後增產計畫的可能性看來愈來愈高,因為需求的展望疲弱不堪,加上油價需高一點才能讓多數生產國維持損益平衡。
OPEC+上月決定維持目前產量不變,到12月才開始增產,12月他們也要舉行產量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