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觀光台灣的特點與盲點

 |2024.10.22
390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台灣觀光客減少,政府擬加強宣傳,打算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之外,強化在美國、澳洲、歐洲等國推廣,以吸引高端消費旅客。而台灣的觀光主管單位真的了解國外旅客的需求嗎?他們是從歐美外國消費者出發,去思考觀光政策與行銷,還是只為內部做宣傳,拿經費內銷呢?

先說一個義大利人在二○二三年來台灣旅行後,發表在義大利報紙上的旅行經驗吧。此君名叫:Manuela Vitulli,他把台灣稱為「一個被忽視的觀光好地方」,最被稱讚的看點有:一,夜市,因各種台灣小吃都有,他推薦饒河街和寧夏夜市。二,孔廟,了解傳統中華文化的好地方。三,龍山寺,這城市最重要的傳統道教與佛教寺廟。四,十分瀑布,在這裡施放天燈,非常美。五,九份,一種獨特的氛圍,是電影拍攝的場景。六,蔣介石紀念堂,因「這座巨大的建築確實具有影響力,並且對該國具有歷史價值。」

他代表的是一個外國人的觀點,卻讓我們看到台灣觀光的特點與盲點。

特點是:外國人來台灣覺得驚豔的,是庶民文化與中華文化。夜市當然是庶民的。而孔廟、龍山寺,卻是傳統中華文化。而蔣介石被視為威權獨裁象徵,被民進黨當局批判得一無是處,卻是外國人所重視的具有歷史價值的人物。至少在二戰與世界史中,他是台灣被外國人認識最多的近代史人物。至於九份與十分天燈,都是台灣傳統民間文化。

盲點是,執政的民進黨一直搞去中國化,但外國人所看見的台灣觀光特色,恰恰是中華文化。這些重點恰恰與民進黨一直強化的日本特色背道而馳。尤其為了「去中國化」刻意搞了許多懷念日本殖民時代的鳥居、老屋、日式建築保留,乃至於八田與一的紀念館等等。其實在外國人眼中,這些根本不值一顧。更不用說日本和南韓人了。

直白說,要看日本文化,直接飛東京、京都,去看正宗的日本文化,何必來台灣看這種二手複製品,而且是一個舊殖民地的不入流文化仿冒品。那些刻意取巧討好殖民心態而重建的老屋,只能在台灣販售給戀殖癖的自卑心態。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一個歐美人士要看荷蘭,難道會跑去雅加達看那些舊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建築嗎?那些只是印證印尼的被殖民血淚史,而不是荷蘭文化。同樣的,想看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去荷蘭看海事博物館也比看印尼的好,那裡有荷蘭殖民史的原本紀錄,而印尼只是大歷史的一小部分。

當然,台灣也有海洋文化、南島語族文化,但它尚未形成一個南島文化的觀光旅遊特色,與印尼上萬個島嶼,諸多大島自有文化風情,是難以比擬的。而海上觀光的遊憩休閒,除了東海岸略有營造之外,實難以與澳洲、紐西蘭比擬。

除了中華文化與可親近的庶民文化之外;坦言之,台灣有什麼可以宣傳的建築景觀,一如歐洲國家那樣,處處古蹟,宗教與信仰融和成人文旅行的風貌?

我們無意自貶,而是要在台灣找出獨有的人文風貌特色,才能變成旅遊的必要訴求。而中華文化與庶民生活,才是重點。否則世界各國都在推廣旅遊,台灣若無特色,只有二流仿冒品,誰要來觀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