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kimi
文/瑢瑢
許多人都不喜歡晒太陽,因為陽光會讓我們的皮膚晒黑、晒傷,還可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不過,適度的晒太陽非常重要,當我們走在陽光下,體內有一種對人體至為關鍵的營養素正在悄悄生成。你可能已經知道答案是什麼了?沒錯,就是維生素D。
調節免疫 保骨抗癌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能促進鈣質吸收、維護骨骼的健康,而近期研究更發現,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的功能非常重要,它除了能幫助白血球對抗疾病,也能抑制過度亢進的免疫系統,減少發炎。此外,維生素D還可以保護心血管,降低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癌症風險,對於人體健康具有全面性的影響。
那麼,我們該如何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呢?晒太陽是最自然的方式。陽光中的紫外線主要有A、B兩種,而能幫助人體產生維生素D的,是能量比較強的紫外線B(UVB)。當UVB照射到皮膚時,能將我們體內維生素D的前導物質──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換句話說,膽固醇是生成維生素D的原料。
適度光照 飲食補充
不過,晒太陽可不能過度,一般來說,每天在戶外晒15到30分鐘的陽光,尤其是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的陽光,通常能提供足夠的維生素D。而由於UVB的穿透能力比較弱,因此如果在家隔著玻璃窗晒太陽,是不會有效果的。
維生素D也能從飲食中獲得,如乳品、雞蛋、木耳、菇類、海藻、豆漿等,通常含鈣量高的食物,都會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D。不過,植物性來源獲取的多為維生素D2,在人體內的活性不如動物性來源的D3強。
多數專家都同意,額外的營養補充劑有助於提高體內的維生素D,但對於應該補充多少,看法就比較分歧。根據目前國人膳食營養攝取建議,成人的維生素D補充劑建議攝取量為400IU(1IU = 0.025微克),老年人則為600IU,上限訂在2000IU;然而,美國國家科學院食物與營養委員會以最低日晒暴露量為基準,建議成人維生素D的攝取量為600IU,老年人為800IU,且美國國家衛生院指出,每日攝取量低於1萬IU並不至於產生毒性。相較起來,國外的建議量較高。
其實,維生素D的需求量因人而異,最好先進行個人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檢測,根據醫生建議來決定補充的劑量。此外,由於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需要脂肪來幫助吸收,在飯後攝取的效果會更好。
總之,透過陽光、飲食以及適當的補充劑,我們可以確保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來維持骨骼強壯、增強免疫力以及促進心臟健康。下次當你在陽光下散步時,不妨抬頭感受一下陽光,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健康好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