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如何對待別人?

文/Michelle Lin  |2024.10.13
647觀看次
字級
與人的互動,即使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動作,也透露出巨大的訊息。(示意圖) 圖/123RF
Michelle Lin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Michelle Lin

親愛的女兒:

行為是選擇啊。我早上起床時便能決定自己今天要有怎樣的呈現,要和世界溫柔相處或者堅強的戰鬥;要為自己贏回一個盟友還是樹立一個敵人?我的一天要為自己長遠的人生做出加分行為或減分行為呢?

又或者今天我很懶惰,不加分,不扣分,其實也是很好的一天,對吧。如果我今天不想打扮,但又必須參與一個相對於日常生活比較隆重的場合,那麼我可以對準低標,穿件襯衫、一件式洋裝,即便上頭有皺褶也沒什麼大不了,我使出最低能量、最大亂度原則去尊重每位與會者,那便會有好的結果。

生活的歷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其他人呢?

基礎原則是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就用那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希望在生活裡受到尊重,希望別人以基礎禮貌和我們互動,那麼我們和別人相處時,就必須好好地讓別人感覺到我們對他的尊重與禮貌。

不要去做妳不想要別人對妳做的事。以校園生活而言,妳不會希望因為考試分數不高而被排擠於某些朋友圈之外,那妳就不要以分數排擠同學;妳不希望因為媽媽是個不開法拉利的書呆子而被同學訕笑媽媽不夠時髦,那麼我們也絕對不以同學的家世背景,甚至外型,去欺負人家;妳不希望朋友們在私下場合說妳的壞話,那麼我們就不要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用惡劣的語氣訴說別人的不是。

雖然人無完人,但不完美的我們,至少能在自己有意識的時刻裡,盡可能堅持當個更好的自己。我再重複一次,行為是我們的選擇。

再來討論一下「行為表現選擇的基礎」吧。

意思是說,我們大部分時候都知道什麼是好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那我們怎麼決定今天要做其中哪一種呢?

上次回台灣時我叫了晚餐外賣,當天傍晚下著雨,我站在我們家電梯大樓一樓等。遠遠地見到一個人騎著摩托車駛來,我心想雨下得不小,得趕快出去拿才好。此時大樓警衛拉住我說:「不要出去淋雨,讓他拿過來就好。」

只見外送人員在雨中確認餐點、找尋正確的大樓地址,在我看得見的地方一陣忙碌後,才把餐點送到我手裡。我謝謝他,他謝謝我,轉身離開。

大樓警衛朝著我手裡的食物眨眨眼,說「不需要出去淋雨的」。意思是他是對的,在台灣生活,這樣就可以了。

給人方便 一視同仁

我真心認為淋個兩分鐘的雨根本不會怎麼樣,壓根沒放在心上。反之,如果我出去了那兩分鐘,外送人員會容易不少,省下雨中的慌亂。重點是,那是我回台之旅首次感覺到……某種職業歧視?一個非常微小的動作實則透露了巨大的訊息。「讓他做就好」、「花錢的顧客不需要伸手」、「沒必要體貼服務人員」,警衛先生說的話,我耳朵裡真正聽見的,是這些。

可是明明,幫些小忙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丟棄成人社會裡的階級尊卑,以人與人的姿態相見,統統都做得到。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向喜歡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先生。我不懂政治、對國際政策走向等等大多不關心,但以一個人類而言,我非常喜歡他。總是能在網路上看到他去白宮附近的漢堡店買東西吃,一路上和民眾打招呼、碰拳頭,和店員輕鬆聊天,返回白宮的路上遇見門口警衛,由於時常出入便記住了人家的長相和名字,他會問候、會握手,把對方當作一般人類相待。

千萬不要小看這類舉動,對於位居世界權力之巔的人來說,能這樣做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人在爬升的過程中往往會忘記自己是誰,也就很容易忘記旁人是人,應該以禮相待。

談到這裡或許妳會說:「啊,我的媽媽中了公關影片的招數了!她無法看穿形象營造的本質。」可能妳說對了吧,我有很大機率接受了公關影片的置入行銷,但我認為運用這類影片企圖建立討喜的形象,這個行為本身就有把民眾放在心上。做出如此內容代表總統和團隊有這樣的意願去推廣一個良善的價值觀。總統想被百姓喜歡,想釋出「我的工作很忙,你們也很忙,美國人平等齊心辛勤工作」的形象,這是好事情。

看一個人如何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能夠知曉那個人真正的品德。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人,理所當然社會中肯定有比較值得仰慕和敬畏的人,還有不那麼值得仰慕和敬畏的人,這些人都存在。我們可以景仰一位物理學教授,可以由衷覺得教授做出高深的學術研究非常了不起,因為仰慕,所以忍不住想請教授吃鳳梨酥。相對的,對於打掃教室的阿姨可能就沒有仰慕之情,那也很合理。我們可以體察阿姨辛苦工作,在使用教室時盡量保持乾淨,謝謝阿姨給我們乾淨的學習空間,尊重以待。或許沒有請阿姨吃鳳梨酥的衝動,但我想那已是很好的相處了。

不可能以同樣炙熱的愛對待每個人,但我們對人,肯定要有同樣等級的尊重。

最後提醒一下,尊重的表現是什麼?怎樣叫做「尊重別人」呢?

我想是以誠實的心情和恰當的禮貌去維護人際的界線,重視人家的時間、空間和心情。以這些為前提去做人做事,那便能很好的對待別人了吧。

我們一起勉勵。︱︱愛妳的媽媽

(摘自《機智幸福小指南:如何悠游世間深海,讓人生優雅綻放!》,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