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數發部最近預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疑似涉詐客戶認定及控管措施處理辦法》,授權第三方支付業者若發現客戶涉詐、交易態樣異常,可延後撥款至少15天,並通報司法警察單位經確認後再放行,盼第一線業者協助阻詐。
第三方支付主要依照跟客戶合約進行撥款,但若發生詐騙事件,等檢警通知第三方支付業者時,金流多已撥款,追溯相對不易,《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防詐條例)也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加強管理。
數發部說明,草案並明確規定業者要妥善保存客戶確認身分程序所得資料與相關交易紀錄。
延後撥款天數等細節也可能微調。草案預計明年元旦起實施,第三方支付業者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