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ulia Chou
文/露
哺乳動物,是動物界裡智力開發潛能最強的一群!比起其他生物,牠們或許沒有相對優勢的天生好本領,但在後天學習這一塊,卻可能突飛猛進、後來居上,因此,牠們能以智能稱霸動物界。
自然優勢 開發智力
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於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牠們的演化、分支及形態非常的繁雜多樣,我們先不在這兒討論。哺乳動物有什麼特徵呢?從我們自己身上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喔!包含了具有乳腺、保護皮膚的毛髮、功能各異的異型齒……等(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而其中與智力發展比較相關聯的,便是哺乳動物的大腦皮質演化出「新皮質」(neocortex)這個特殊的6層結構,它造就了哺乳動物某些高等功能,例如語言溝通、意識形態、空間概念、推理認知……等能力。在諸如此類與智能密不可分的身心發展之下,衍生出哺乳動物們特有的生活型態,例如會運用邏輯來使用、發明工具;發展類似社會群體來照顧、哺育幼兒;在模仿與遊戲中成長與獨立……等。
與我們人類同屬於「靈長類」的猩猩,用樹枝伸入蟻窩來勾引螞蟻,是牠們被發現具有相當程度智力的第一個突破性研究。除此之外,樹枝這個好用的工具也被牠們用來做為長矛等實用的武器,甚至拿來測量長度、深度。牠們的生活中,除了存有階級制度與分工模式以外,在群體社交、互動遊戲之中,也帶動著牠們智商的發展。對於這個人類的近親,科學家始終保有高度興趣;他們發現,只要透過訓練,猩猩的學習潛力與臨機應變能力,是超乎我們想像的!例如以溝通為主軸的符號意象、手語表達,牠們甚至還擁有超強記憶力。
感性動物 歷練成長
在印度或泰國等地,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具有尊貴意涵的大象,在智力與靈性層面,幾乎是僅次於人類的。牠們那敏感的長鼻子,就像我們人類的雙手一樣:抓取、覓食、喝水、擁抱、溝通……幾乎都少不了這個隨身攜帶的好工具!而牠們的智能除了用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維持群體生活中的安穩順遂,在尋求食物與水源的遷徙過程中,嚴峻又危機重重的野外,是對象群們智力和記憶力的一大考驗!學者們發現,大象的記憶力可長達十幾年,甚至更久,牠們會記住往乾旱、饑荒或豐盈的區域,將之運用在當下行動路線的決策,這幅屬於自己的遷徙地圖,已深深烙印於其腦海中,與人類相同的是,歷練與經驗是象群領頭者最重要的特質,畢竟這是攸關生死的關鍵決定啊!
大象有高達2500億個神經元,而大腦皮質的神經元數目就有人類的1/3,這是否也影響到牠們情感表達、憐憫之心或創傷記憶呢?有人認為這些不過是大象天生的反射動作罷了!然而,牠們會輕輕撫摸死去的同伴,像是哀悼般的久久不能離去;牠們會對離別20〜30年之久的玩伴或照護者記憶猶新;對於迫害或盜獵者,牠們會埋下無法抹滅的陰影……這就是感性、理性兼具的象群們。
我們的身邊其實充滿了哺乳動物們,有些甚至與人類特別的親近,您還想得到哪些哺乳動物特有的本事與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