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精準使用癌症標靶藥物,健保署自今年五月起,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納入健保,適用十九種癌別,但當時有多位專家認為,有些標靶藥物不需要採檢多位點,僅需檢驗單一基因,此舉能替健保省錢,健保會日前召開共擬會議,通過新增七種癌別「單基因檢測」納入給付,初估有九千名癌友受惠,新制最快十二月上路。
癌症標靶藥物的使用,若可對應到適合的突變基因,能大幅增加藥效,但過去癌友要使用標靶藥物前,得自費二萬多元檢驗NGS釐清是哪種基因突變,有些癌友因拿不出錢,而錯過治療時機。
今年五月健保署將十九種癌別,使用NGS的費用納保給付,包含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卵巢癌等十四種實體腫瘤,以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等五大類血液腫瘤。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NGS的檢測是包裹式的多位點基因檢測,但部分癌別在台灣的患者都是特定單一基因突變,因此在原有開放的十九種癌別中的七種癌別,可使用「單基因檢測」。
此外,高齡產婦愈來愈多,近五年妊娠糖尿病患者增幅達百分之四十,健保署昨於共擬會通過擴大「孕產婦周產期照護計畫」,從原照顧期間為產後一個月,增至產後三個月,新制最快十一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