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七十六歲林姓男子因肝腫瘤接受手術治療,術後膽道受損,造成膽汁無法排出,雖經外接引流管,但因造成生活不便,且不時引起感染問題,十分困擾。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柯秉宏採用「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管引流術」,從體內以微創方式為林翁重建人工膽道,讓膽汁可以從肝臟直接流入胃部,體外不再有引流管影響生活品質,同時能改善消化功能,一舉多得。
柯秉宏表示,膽汁能乳化脂肪,幫助脂肪消化,之前林翁的膽汁被引流到體外,導致營養不斷流失,不僅造成生活品質變差,營養狀況、消化功能也在變差。若要重建膽道,其中一個方式是直接換肝,但畢竟病人年紀較大,做這類大手術風險較高。
所幸目前醫界已有較先進的技術,可以從體內以微創方式在胃部到肝臟間建立人工膽道,讓膽汁直接由肝臟流到胃部,完成後病人復原非常快,不但可以拔掉外部引流管,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不用再擔心管路滑脫或感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