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過程中,學習自我探索與提升覺照力。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禪淨法堂。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開學第二周,叢林學院同學迎來周末的二日禪,禮請修持監院室女眾禪學堂副堂主永中法師授課,從禪坐姿勢到調身給予指導;晚上禮請佛光山修持監院室的監院慧思法師教授禪修入門,從生活、人格、方法以及善調五事等,同學認真聆聽並實際於禪坐時調整,透過精進修持培養禪定力。
學生心得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能居
體悟觀照自己的念頭,也觀照自己的動作,明了每個動作背後的真實義。對念頭的把持需要精進練習,在拜佛時感受到煩惱於蒲團上慢慢消融;一字一拜的《心經》可以訓練專注,內心漸漸感到清明與歡喜。當老師提醒平時的不留意,會讓初學者對呼吸太過用力去觀照,結果適得其反。察覺到面對世間萬物之所以不自然,是因為太用力,太在乎有所得、有所證的心,必須達到無所得,才能更趨近於菩薩道。
經論教理系三年級/明謙
禪修的過程中,讓我學習自我探索與反思。第一支香開始即處於昏沉的狀態,提不起心力,我看到了自己的瞋心和退心,忽然意識到這不是修行者該有的心態。慧思法師提示,內在的因素要具足,外在的挑戰則需要克服。面對外在的誘惑和困難,只要具備慈悲、智慧與耐心,便能自我調整,不被外在環境所左右。這種內外兼修的觀點,對我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提醒,體會到:真正的修行,是對內心的磨練和應對外在挑戰能力的提升。
專修部一年級/林雅純
一開始聽到禪修有點害怕,但回顧這兩天,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每支香的過程皆提醒自己不要跟學長比,只問自己有沒有比上支香更進步,從第一天第一支香的昏沉掉舉,到第二天數息數得更專注,只要心思一散亂,便能夠即時覺察並且重新來過。而兩天的禁語,讓自己有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看見自己的貪瞋痴,一一面對解決;過去覺得身體條件不好,但這兩天發現這只是逃避禪修的藉口,反而更要禪修,回到心上下功夫,腳痛跟頭暈都不足以影響我去認真對待自心。
寺院行政系二年級/語喬
二日禪的第一支香,很努力地提起正念卻還是昏沉,感謝監香師父的慈悲提醒,趕緊將身、息、心調整好。永中法師開示,當發現自己正念愈來愈薄弱時,可以挺直背、深呼吸、吐氣,精神力會慢慢恢復。進禪堂不是「休息」而是「修行」,於是開始練習,看見自己的妄念像泡沫般浮現以後,提醒自己回到當下,發願透過禪修,培養自己的禪定力和覺照力。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