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ane
文/Jane
晚上搭公車去京都車站,準備迎接臨時決定來京都,陪我自由行的高中同學。我在車站月台等同學,站在空空的月台,突然想:來幫我最愛的Kitty列車錄影好了。我等著月台遠方出現亮光,見列車慢慢駛來,馬上按下錄影鍵。
一群旅客下車,同學迎面走來,但他無視我的存在,東張西望,不知道在找我還是找出口。我拿著手機錄影跟他走了三十秒,問他:「小姐,你要去哪裡?」在人群中,他戴著耳機完全聽不到我講話,直到我都把手機貼到他臉上了,他才發現……
到車站帶客人,我是有經驗的,當然要請客人先跟Kitty列車拍照,然後跟「京都」站名拍照。走出剪票口後,再跟高聳的京都塔拍個照,就算完成了初來京都的紀念儀式。
我和同學一起吃晚餐,我從他的表情、動作、話語,看到我獨自到京都第一天的興奮與成就感,忍不住跟著他一起開心。隔天,我教他用Google Map「實景」功能的大箭頭找公車站,雖然我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但有手機我們不會迷路,頂多繞遠路。
我們第一個行程是龍安寺 ,坐上公車直達「龍安寺前」,在路口的和風雜貨店逛了一下,裡面的東西精緻且可愛。往龍安寺走去,我們都好喜歡龍安寺的綠。很難想像此時滿眼扶疏的綠楓,等「紅葉見頃」時,會有多濃美。
我坐在寺院後方木廊,看著蹲踞上刻著「吾唯知足」,想想我可以在京都到處遊賞,有時獨旅,有時又有人陪,真該心滿意足。我也很喜歡寺內賣店寫的「隨處作主」,希望無論在哪裡,我都能清楚明白地當自己身、心的主人。
方丈石亭的枯山水,吸引很多遊客坐下觀賞。而我的「客人」已早我一步在旁邊打坐冥想,看他慈眉善目、氣定神閒,直覺我身邊怎麼常有道行深的人?
在龍安寺,我第一次吃到京都的醃漬小黃瓜,鹹甜鹹甜、清爽可口,心裡盤算回家涼拌小黃瓜也可以做一整根的。聽說這個月參與祇園祭的人不能吃小黃瓜,因為小黃瓜的切面像八坂神社的徽紋。
本來沒想去「鹿苑寺」(金閣寺),但發現它就在龍安寺前幾站,我們就順道坐公車前往。
這麼多年後再來金閣寺,顛覆我之前對它只是「金光閃閃」的印象,發現它真的好美,尤其倒映在湖中的金閣,讓人迷眩。而美得讓人想縱火燒了它,又是另一個謎。
聽著其他旅行團的導遊在地圖前介紹「貴賓」要怎麼走,幾點到停車場集合坐遊覽車……慶幸我能「自由行」。兩個加起來一百多歲的阿桑,回程也是站個幾站,就有座位聊天、整理照片,能自己想去哪就去哪,真是自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