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佛教與生活 身心安住的家園 4-1

文/星雲大師 |2024.09.10
381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一般人以為我們的心就住在我們的身體裡面,那麼我們這個色身又住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必須知道人的身體就如一棟房屋,住久了,自有敗壞的一天;當「我」被迫搬「家」時,就會依業力的輕重各自去輪迴了,因此而有住進「高樓大廈」或「茅舍矮屋」的差別。但不管世間法多麼無常,我們所當把握的是現世人生,所應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人生,建立一所可以安住的家園。

要建立這所家園並非容易,不但要有一般建築事業的基層架構和裝潢設計,最重要的是要有淨化身心的高瞻遠見與誓願精神。唯有斷除煩惱,依持一顆朗朗如晴空般的心,才能建立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淨土。

如何建立身心安住的家園?我分四點來說明:

一、身心活動的情況

俗話說:「世有百年閒日月,人無一點好身心。」意思是儘管世間有多少閒適的歲月,但是人實在難保永恆的清淨自身。因為我們不明白自己身心活動的狀況。

在我們一生當中,最親近相知的朋友,莫過於身心了。不論我們去哪裡,或者做什麼事,身心總是如影隨形,寸步不離地環繞左右。這樣朝夕相處的朋友,我們卻從來不知道去照顧關愛它。平常我們東奔西跑,忙裡忙外,身心不辭辛勞地隨侍在側,一一替我們承擔所有苦難。但是,我們從來不知撥空去陪伴這個知己,讓它孤獨一生;更不知道好好去對待這位故交,任它迷惑不知所從。

有個人由於平時不太愛惜身心,過度糟蹋身心沒有節制,身心終於不堪負荷敗壞了,等到臨終時,此人才懊悔沒有善待身心,這時身心開口說:「你要掙錢,我替你奔波賺取;你要談戀愛,我為你分憂解愁;你要打針吃藥,我代你受皮肉之痛;你在世間做了種種事,我代你受種種的苦。現在你老了,竟然義無反顧要離我而遠去,你真是太沒有心肝了。」

這番話不禁讓我們慚愧平日對待身心的薄情寡義了。我們終日汲汲營營,在這滾滾的萬丈紅塵裡,究竟做些什麼事?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了呢?想想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年輕的時候,窮苦潦倒,雖然沒有萬貫家財,身上總有幾個零用錢可以花用。等到辛辛苦苦創了一番事業,發達了,有了萬兩黃金時,反而身無分文,所有的錢財交給銀行保管去了,或者被不肖子孫揮霍了。

在貧困的時候,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只要有一碗米飯,五、六碗的粗糙米糧也可以囫圇吞食,吃得津津有味。等到事業有成就,吃得起山珍海味時,卻胃口不好,容不下幾粒白米了。過去沒有地位時,可以隨時笑鬧喧譁,可以任意高歌作樂,一旦有了身分地位,反而不敢恣意開口暢言說話了。古德說:「良田萬頃,日食幾何?大廈千間,夜眠八尺。」正足以說明了個中的滄桑和無奈。

為什麼沒有錢的我和有錢的我,同是一個「我」,卻有千差萬別的景象呢?平時吃飯穿衣、談天說地、嬉笑怒罵的我,是假相而非實在我,真正的我早已被五欲六塵汙染了。我們的身體是個爛倉庫,裡面儲藏了許多不良的產品;身體是藏汙納垢的根源所在,是種種不清淨念頭、細菌的培孕溫床。這些貪妄、瞋怒、愛欲、痴愚等等細菌,都是導致身心敗壞的病因,再加上倉庫本身的設備不佳,通風不良,如此惡性循環輪迴,身心就變成五欲六塵的奴隸,喪失了「真我」的存在。



天天自省 淨化心靈

知道病因的癥結,就必須從根本去治療,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胡亂投醫。譬如有人生起了偷盜之心,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是被偷竊的受害者,一定焦急萬分,這一念的覺知醒察,使他放下妄念企圖。雖然此人暫時放棄了邪惡的行為,但是他心中的邪知妄念沒有根本的去除,好比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照樣邪念叢生,妄想紛飛了。那麼,什麼才是根本的解救之道呢?

曾子一日必定反省三次才能心安,這個反省的功夫,其實就是淨化身心的方法。曾子之所以要天天自省,正是害怕今日之非會變成明日之是,而這種積非成是的過程是我們不易察覺到的。因此,我們每天要努力擦拭塵埃,不使愛欲的塵埃汙染了我們的身心,這樣一來,身心真正得見清淨,真我便躍然出現了。

老子曾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佛教也說:「身為苦本。」身心的活動,關係著我們生活的苦樂、生命的淨穢等問題。因此如何認識身心的活動情況,如何導正身心活動的正確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身心的活動在哪裡?身心有些什麼活動?身心以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為活動對象。身體有殺、盜、淫的活動情形,心理有貪、瞋、痴的狀況;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心理有生、住、異、滅的變化。身心活動的不正確,導致許多的禍源,種下許多的苦果。



身為苦本 了知生死

有一位比丘在森林中禪坐,突然聽到一些動物在吱吱喳喳爭論不休,烏鴉首先發言:「我認為世間上飢渴最痛苦,像我們找不到食物,那種飢腸轆轆的滋味真不好受。」

烏鴉才講完,鴿子也跟著發表意見:「不對!世間最痛苦的是欲望得不到滿足。」

蛇在一旁也說道:「瞋恨才是世間最為痛苦的事,瞋火尚未燒到別人時,已經把自己燒得焦頭爛額了。」

始終默默不發一言的鹿,慢條斯理地說:「畏懼最痛苦,大家不是天天在擔心獵人的弓箭,不知什麼時候會射中我們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互不相讓,比丘被吵得沒辦法,終於出定告訴這四種動物:「你們都只說到表面,真正的痛苦在於我們的身體,身體才是痛苦的根本。」

有了身體,我們天天要為它沐浴妝扮、抹紅戴綠;因為身體,我們才要辛苦奔波為它吃飯睡覺;由於身心的活動造作,我們也因此有了生死輪迴。(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