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醇齋》在遠近之間

林清玄 |2008.07.07
793觀看次
字級

在西安,遊慈恩寺、大雁塔、香積寺、半坡遺址,西安的朋友說:「我們正走在古長安城的路上!」

「古長安城」這幾個字突然像點了心燈,光譜在我的心中蔓延,古長安,在漢唐時代曾是世界第一大城,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玄奘取經的出發地,是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中心,兩千多年來,有十三個王朝在這裡建都,近百個皇帝在這裡度過了輝煌璀璨,或暗淡無光的一生……。

長安的古道,此刻正是向東向西,一條路在我的腳下,展向遙遠的兩頭了。

我想起晉朝的一個皇帝晉明帝司馬紹,司馬紹自幼聰穎,他小時後倍受寵愛,有一天,他的父親元帝抱著他召見從長安來的使者,就隨口問他:

「你說日頭和長安,哪個離這裡近,哪個離這裡遠?」

司馬紹答道:「長安近,日遠。沒聽說有人從日邊來,卻有人從長安來!」

元帝非常高興,第二天宴會群臣,又帶著司馬紹,並向大家誇耀太子的聰明,當眾問昨天的同一個問題。

司馬紹回答說:「日近,長安遠!」

元帝變臉責問他:「你怎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

司馬紹回答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元帝和群臣都為他的聰明和機巧感到驚奇不已。

在我成長的歲月裡,秦磚漢瓦、唐宋詩詞,感覺到長安是多麼遙遠;幾度身到長安,背後的塔寺,足下的青石,長安又是如此貼近。

長安就像我們生命中的許多事物一樣,如果在心裡的感動來來去去,就會非常的貼近;如果於心無感,就會變得非常遙遠。

長安使我感動的原因,是因為建都長安的時代,是中國文化最新盛的時代,八方奔赴、十方來朝,人文薈萃、絢麗多彩。自從遷離長安之後,中國就衰微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或也有兵強馬壯的朝代,文化的包容與氣勢,卻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漫步長安城,在思古幽情之中,免不了也有幽微的惆悵,兩岸正在積極交流,在遠近之中,存於一心,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政治經濟的現實,近的也會變遠,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文化藝術的超越,遠的也會變成近。

想到多年前,我在文建會當委員時,文建會曾請我為文化藝術作題詞,我寫了一個對子:

文化長安,藝術敦煌;

生活永康,心靈恆春。

我們回不了那氣魄豪壯的時代了,但是我們也能有那時代的心情。鵱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