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了達成運動目標,在運動前適當補充身體能量非常重要,一方面既可以提高表現,又可以加快恢復過程,但是應該優先考慮碳水化合物還是蛋白質?
專家指出,碳水化合物是首選食物。當我們吃碳水化合物時,它們會分解成葡萄糖,並以肝醣的形式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中。肌肉肝醣用於促進肌肉收縮,而肝醣原有助於維持血糖,為大腦和肌肉提供能量。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運動之前,確保這些能量儲備充足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確保人們擁有持續的能量,以便進行有效的鍛練而不會感到疲倦。
一般來說,最佳的做法是在運動前約1∼2小時,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克的碳水化合物,這意味著一位68公斤的人在運動前需要至少68克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是通常在起床後選擇立即鍛練的人,他們可以提前幾分鐘吃大約30克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或芒果乾。
若要從事中高強度的運動,那麼在運動前攝取碳水化合物尤其重要。因為在低強度運動期間,肌肉主要依靠脂肪來獲取能量。然而,更劇烈的運動需要更高的能量,而身體只能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
事實上,運動後攝取適當營養與運動前吃什麼一樣重要,建議在運動後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來補充肌肉以促進修復和增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