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一歲許女士,兩年來一直覺得吃完東西後口腔有明顯異味,就算調整刷牙頻率、更換牙膏以及漱口水都沒有改善,嚴重口臭影響社交與生活。日前她到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胃鏡檢查,發現食道異常,原來食物殘渣掉入「憩室」後受細菌分解發酵進而產生異味,經胸腔鏡手術,才解決此一困擾。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表示,透過進一步食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許女士食道中段有個三點五公分大的憩室,導致食物殘渣掉入後受細菌分解發酵進而產生異味,遂為她執行胸腔鏡食道憩室手術,將膨出的憩室切除,順利解除困擾,術後隔日進食,已不再受異味影響。
食道是一條細長的管狀構造,主用功能是將口腔咀嚼後的食物分段輸送至胃部,食道憩室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食道壁肌肉在吞嚥時受到食物外推的壓力,形成一個突出的「空腔」,按照發生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上段、中段及下段食道憩室,會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胸痛、口腔異味等症狀,遲未處理,憩室可能反覆發炎,或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