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師寺藥師佛坐像
平安時代(794~1185)╱榧木
高190公分╱日本奈良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藥師佛的第九大願:轉邪歸正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此願揭示若有眾生被邪魔外道誘惑纏縛,而生起種種的邪見,如蛾赴火,自燒自爛。此時,由於藥師如來的本誓願力,可以使他們轉邪歸正,漸漸修習六度萬行,速證菩提。
摘錄《星雲大師全集》
位於日本奈良市高畑町新藥師寺本堂,為該堂之主尊。約雕造於八世紀末。昭和五十年(1975)整修之際,發現像內有八卷《妙法蓮華經》,依其書體的加點(漢字加上訓讀點、或加以評點),推測為平安時代(794~1185)初期的作品,為了解造像年代之珍貴史料。1951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該像由榧木整材雕造,高190公分,像刳空,所接合的其餘部分,皆為縱材。雙足以直徑約100公分、厚度30公分的粗圓木細切成十等份直材接合,技法特殊,備受矚目。
佛低肉髻,螺髮大圓,長眉大耳,上眼瞼鼓起,鼻翼寬,臉龐豐潤,相貌威嚴。形體魁梧壯碩,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藥壺,結跏趺坐,懸裳披覆於座前。身後背光雕飾寶相花卷草紋及六身化佛坐像,六身化佛與主尊構成七佛藥師。以銳利快刀刻畫衣紋,表現輕薄柔軟的質感。除螺髮、眉、眼、髭、唇施加彩色外,皆以素木潤飾完成。整尊造型厚實,展現量感,技法洗練,為平安時代初期一木造雕像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