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質的秘密 X光知道

 |2008.07.07
11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用X光射線可掃描出名家小提琴細微的差別,這項研究近日發表。小提琴琴身由面板、背板和側板組成。面板常用雲杉製作,背板和側板則用楓木製作。研究人員用X光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分別對五把名琴和七把製於現代的普通小提琴作掃描,對琴身木板密度作測量。掃描結果顯示,名琴與普通琴整體密度相同,但名琴面板和背板密度更為均勻。研究人員認為,琴身木材密度變化使名琴硬度和聲阻尼特性更適中,音質出眾。

荷蘭萊頓大學科學家貝倫德‧斯圖爾表示,木材自身密度隨樹木生長而變化,夏天生長出的木質密度大於春天的木質。以一棵樹為例,「早期長成的部分主要用於水分傳輸,滲水孔較多,密度較小。而後期長成的部分用於結構支撐,密度較大」。研究表示,斯特拉迪瓦裏小提琴琴身中,這兩種木材混合似乎更均勻。

X光射線斷層掃描儀通常用於臨床醫學,檢測病人肺部組織密度。但斯圖爾與樂器製造師特裏‧伯爾曼合作,用這種儀器檢測出小提琴琴身木材密度變化,並不會對珍貴名琴造成損害。

「小提琴音質取決於木質和琴的幾何結構,此方法檢測木材密度能精確到年輪,而且不會損壞名琴。」斯圖爾指出,木材密度難以直接測量,之前只能先把木材浸入水中測量體積,再計算出密度。

琴身作為樂器一部分,表面包有防水塗層,浸泡破壞性較大,無法檢測出單塊琴板密度變化,而這是破解名琴音質之謎的關鍵。

這一研究結論發表在二日出版的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電子版上。

斯圖爾說,斯特拉迪瓦裏小提琴的聲音已成為小提琴音準,現代人爭相模仿,卻迄今無人能製作出有同等音質的琴。

斯特拉迪瓦裏一六四四年出生於義大利克雷莫納,一六八○年開始製琴,一生共製作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豎琴等一千一百餘件樂器,留存至今大約六百五十件,其中最負盛名的樂器誕生於一七○○

年至一七二五年。

斯特拉迪瓦裏一七三七年去世後,這些樂器身價日增。一七八二年,小提琴家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奧蒂在巴黎杜伊勒裏宮用斯特拉迪瓦裏小提琴演奏。這把小提琴時下價值三百五十萬英鎊(約合約台幣兩億一千萬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