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長期照顧負荷沉重 支援體系有助減壓

文/陳慧女(諮商心理師) |2024.08.27
480觀看次
字級

文/陳慧女(諮商心理師)

近十餘年來常有照顧者因不堪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而將被照顧者殺死進而自殺事件的報導。這凸顯了長期照顧是沉重的負荷,不只是社會問題,也是國家安全問題。因為照顧者常是在青壯年辭掉工作全心投入照顧,離開職場,使得其原本的生命階段停滯,無法經驗應有的生命歷程,這也意味著國家的生產力因此而減少,競爭力減弱。也有部分的照顧者是一面工作也要照顧家人,身心壓力相當沉重,一人難以兼顧二職。

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的不健康生存年數至少8年,也就是說照顧臥床或失能家人的時間平均為8年。台灣在2018年3月的老年人口達14.05%,已成為高齡社會,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達20%,也就是每5個人就有1位是老年人。老化是不可逆轉的現象,高齡化的人口顯示照顧議題的重要性。近年來政府透過立法,如《長期照顧服務法》並建構社會安全網,以分擔家庭照顧壓力,包括居家照顧員的協助、機構式照顧、喘息服務等,都是照顧者可運用的資源。

許多研究都指出,長期照顧影響照顧者在生理上的睡眠不足、體力變差、疲累、食欲不振。因為他們全心投入照顧而忽略自己,也減少與外界的互動,造成心理上的孤單感、生氣、憂鬱、沒有耐性、受束縛感、無力感。加上缺乏社交與休閒活動,容易有社會孤立感,也常面臨看護費、醫療費、安養費、居家照顧費等經濟壓力。

作者的研究分析2018~2020年非親密關係中照顧殺人致死的重大家暴事件,發現行為人以男性、無業、青壯年、身心疾患居多,被害人以女性、中高齡、失智症、重度身心障礙為主。他們的照顧期間以1~3年者居多,照顧型態為身心不穩定子女照顧失智或失能父母、子女消極照顧父母致疏忽死亡、老年父母照顧成年身心障礙子女。照顧者因本身的身心狀況不佳、被照顧者近期身心惡化、經濟壓力、受媒體報導輕生新聞影響而萌生殺死被照顧者,進而輕生的意圖。這些照顧者多半對於接受協助較為消極,像是沒有向外求援,或是受到的協助不夠積極。顯示社會安全網的介入須更主動,更要加強宣導求助管道。

長期照顧的高風險情況是沒有照顧替手、只有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共同生活、被照顧者病情惡化或跌倒等意外而加重照顧困難度、照顧者健康出狀況、照顧者長期睡眠不足。有的照顧者因長期壓力,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增加死亡風險,甚至比被照顧者早離世。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列出高風險家庭照顧者的初篩指標,只要符合這11項中的任何一項即是高風險家庭,需要給予協助。這些指標有:照顧者有輕生意念、有急性醫療需求、本身是病人、本身為精神病患或疑似有精神障礙者、被照顧者為精神疾患者、須照顧兩個人以上、照顧者年紀為65歲以上、有家暴情事、沒有照顧替手、照顧失智症者、想申請政府資源但不符合資格、外籍看護工空窗期、男性照顧者。

該會也提供照顧者壓力的14項自我檢測指標:覺得身體不舒服、感到疲倦、體力負擔重、會受到他人情緒影響、睡眠被干擾、身體健康受影響、感到心力交瘁、精神上覺得痛苦、與被照顧者一起時會感到生氣、因為照顧而影響原先的旅行計畫、與親友的互動受到影響、必須時刻注意被照顧者、照護花費大造成負擔、不能外出工作致收入受影響。當有這些照顧負荷時,就要適時休息、喘息、尋求協助、不要硬撐。

人類社會是一個互助的支持體系,有困難時需要相互合作,彼此支援。面對照顧的難題,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請求協助,引入社會資源不僅可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也能讓被照顧者獲得好的照顧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