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秀將落幕 台灣動保新頁

 |2024.08.26
331觀看次
字級
隨著動保意識抬頭,鯨豚秀即將走入歷史。圖為示意。圖/123RF
遠雄海洋公園藉由「海洋夜未眠」等活動,民眾可選擇與海豚、海獅或小丑魚隔著玻璃陪伴過夜。圖/中央社
因應動保趨勢,野柳海洋世界海豚秀轉型為教育性質的動態展示,讓民眾了解海豚相關知識。圖/中央社
兩年前政府已完成修法,禁止讓陸域保育類動物進行展演。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海豚飛旋擊浪、餵食鯨豚和人類互動等節目,為參觀海洋世界的大小朋友帶來歡笑;然而,這類動物展演卻和當下的動物保護潮流背道而馳,農業部《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歷經2年討論,今年7月底上路,將水域和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一起納管,規範不得進行不當展演或與人互動行為。

因應娛樂性的鯨豚秀退場,業者除了調整展演方式,也進行教育展示、救援安置,或推出虛擬互動、夜宿場館的體驗,繼續寓教於樂。

取消馬戲展演 轉為教育導向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議題倡議專員林婷憶指出,全球13個國家地區立法禁止鯨豚表演,台灣跟進,可讓動物展演福利邁向新頁;比較鯨豚在野生環境和人工圈養的壽命,黑潮文教基金會董事蔡偉立表示,水族館最常見的瓶鼻海豚,在野外壽命約50歲,但根據歐美67個水族館的紀錄,平均活12.75年。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02年引進白鯨、2006年取消白鯨馬戲式表演,讓遊客觀看餵食與訓練的平台,也在2014年關閉,回歸教育場所本位,投入白鯨照護與治療相關研究;海生館2018年也提出宣言,將不再引進純展示用保育類野生海洋哺乳類生物,近年也發展投影、沉浸式數位體驗等,以科技取代實體展示。

野柳海洋世界1981年開幕,是台灣最老牌海洋主題樂園,雖仍有海豚展演許可,但園方已放棄過去馬戲團式表演內容,轉型教育性質的動態展示,宣導海豚身體構造及野外生存情形、遇擱淺如何救援等。

此外,在中華鯨豚協會成立前,海洋世界就協助鯨豚擱淺救援工作,目前飼養的海域動物,包括9隻印太瓶鼻海豚,還有漁夫捕撈、海關查獲走私交由海洋世界救養的5隻海龜。

至於遠雄海洋公園2015年已開始準備動物轉型計畫,陸續加入國際海洋哺乳動物訓練師協會、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等,改版海洋劇場「海豚傳說」表演,少了與人互動橋段,海豚秀落幕後,計畫朝鯨豚救援教育基地目標邁進。

園區鯨豚秀展演許可2026年到期,行銷業務部總監鄧淳仁表示,不會再提出申請,既有的海豚將「退休」,且會提前進行,預計明年底海豚秀鞠躬下台。

搭籠車餵猛獸 動團合力揭發

陸域動物方面,動保團體2年前,揭露六福村動物園讓遊客餵食猛獸,是消費野生動物並違背動物福祉,於是農業部函釋陸域保育野生動物不得展演,促使六福村修改作法,為限制野生動物展演邁開一大步。

林婷憶說,當時動團合力揭發六福村10年養死8隻長頸鹿,反對六福村再進口野生動物議題時,調查了園區的飼養環境,同步揭露付費體驗行程,恐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研究、教育目的,變成商業利用方式在消費動物。

主管機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組科長邱國皓說,林業署不支持單純為了娛樂做表演、餵食,由農業部發布函釋,做出陸域野生動物展示,不得進行表演及與人互動的結論。

函釋發布後,六福村有了改變,邱國皓說,業者先取消搭乘籠車行程,改成飼育員餵食,遊客必須預約參加,行程頻率也降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