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變課桌椅 永續循環教室

 |2025.08.21
73觀看次
字級
洗手台 廢塑膠不僅能再製成課桌椅,改善學生學習環境,還能轉化為花盆、洗手台等日用品。圖/取自IG@mckingtorchafrica
課桌椅 廢塑膠不僅能再製成課桌椅,改善學生學習環境,還能轉化為花盆、洗手台等日用品。圖/取自X@AwukuMakafui
回收桶 阿武庫展示創意回收桶,讓垃圾再生為資源的創新理念,受到國際矚目。圖/取自mckingtorchafrica官網
昔(左)、今(右) 喬科爾海灘曾滿布塑膠垃圾,如今在社區與義工清理行動下,沙灘逐漸恢復乾淨。圖/取自mckingtorchafrica官網
花盆 廢塑膠不僅能再製成課桌椅,改善學生學習環境,還能轉化為花盆、洗手台等日用品。圖/取自IG@mckingtorchafric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非洲迦納首都阿克拉的喬科爾海灘上,幾艘木製獨木舟靜靜地停在沙灘上。但在獨木舟的下方,隨處可見塑膠垃圾——破袋子、空瓶、舊人字拖和包裝紙。這些垃圾與海浪混雜在一起,不僅礙眼,而且問題日益嚴重。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地社區居民也承受著垃圾和焚燒廢棄物帶來的健康威脅。42歲的馬卡富伊.阿武庫(Makafui Awuku)曾因長期吸入塑膠焚燒產生的濃煙,罹患氣喘。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環境汙染對健康的危害,也促使他決定改變現狀。2017年,阿武庫成立非營利組織「麥金托奇非洲」(Mckingtorch Africa),以社區教育與創意環保方案,為當地居民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透過組織,他不僅號召社區居民參與垃圾減量,還推動回收再利用計畫,將廢棄塑膠製成可用的物品。其中最受矚目的創舉,是將回收塑膠製成課桌與椅子,捐贈給當地學校使用。

青年參與工作坊  培力就業並行

麥金托奇非洲將回收桌椅的製作視為「垃圾變資源」的核心實踐。首先,義工團隊會在海灘及社區收集各類廢棄材料,包括塑膠瓶、廢紙箱、舊衣物與破損塑膠容器。收集後,材料會經過清洗、分類與消毒,確保安全衛生。接著,回收塑膠與紙箱等材料會被切割、壓縮或熔融,再透過模具和簡易加工技術塑造成桌椅的板材或零件。這些板材最終組裝成完整的課桌椅,並經過加固測試,確保耐用及安全性。

在製作過程中,阿武庫也組織工作坊,邀請社區青年學習回收知識與基本加工技能,讓「環保」不只是一場清潔活動,而是可轉化為能力與機會的學習歷程。最終完成的桌椅,不僅提供資源不足社區學童使用,也展現回收材料的實用價值,實現環境保護與教育的雙重目標。「如果孩子們每天都坐在由垃圾變成的課桌上,他們會更懂得珍惜資源,也能從小學會環保的重要性。」阿武庫說。他還設計互動課程,教導學生認識塑膠回收、分類與再製作流程,讓環保教育落地生根。

集結社區力量  改善公共環境  

除了學校項目,阿武庫與團隊也在社區舉辦定期清掃活動,改善公共空間環境。他指出,環境保護並非單靠個人,而需要社區集體力量。「當每個人都願意出一份力,垃圾就不再只是問題,而是資源。」

阿武庫的努力逐漸受到國際關注。他曾受邀到非洲各地分享經驗,協助其他社區建立類似的回收與教育系統。他強調:「我們不只清理垃圾,而是要讓每個人都成為環境守護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