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學裡,不要完全看別人的過失,而要看他的專長,善於利用他的長處,也是管理學上很大的成就!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法無定法的管理
平日一般人對話,經常都會說:「這一些東西……」所謂「東西」,也就是「法」。甚至我們說:「把這張桌子移開。」也有人把它說成:「把這個東西移開。」即便是人,也是東西,我們不也常聽人說:「你這個人,算什麼東西!」
「東西」本身並沒有好或壞,你認為這個東西是好的,它就是善法;你認為這個東西是不好的,它就是惡法。正如佛教有句話說:「法非善惡,善惡是法。」無論善惡都是法。
在世間萬法裡的人事物,通稱為「諸法」或「一切法」。「一切法」倒不一定是好或壞,就像有時候這一家公司不用我,開除我,但是我到了別家公司以後,發憤圖強,不久就升上主任。所以,你說在哪裡好、在哪裡不好呢?沒有定論的,一切法的好壞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就例如,一般說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但是父母打兒女,究竟是愛還是恨呢?是對還是錯呢?又比方,有時候我們和人講話,聽起來,他的一句話是在教訓人,可是如果你真的會聽,所謂「逆耳忠言」,這句話對你的一生也將受用無盡。所以,世間的善法,惡人用它,可能善法也會成為惡法;相反地,世間的惡法,善人用它,也可能讓惡法成為善法,所以說一切法是「法無定法」。
甚至有的人,雖然擁有珍奇好物,但因為不會運用,即使是黃金白玉也如泥土一般;有的人,就算眼前的東西是壞的,但因為他善於運用,也會讓廢物變成寶貝。就像汙泥不也可以長出蓮花嗎?山坡地不也可以生長果樹嗎?因此,這個世間上的善惡、好壞是不定的,全在我們心中一念的分別。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管理學裡,不必論誰好誰壞,不要完全看別人的過失,而要看他的專長,如果你知道他的專長,善於利用他的長處,那也是在管理學上很大的成就哦!
一法即一切法的管理
「一法即一切法」這句話,也就是「一多不二」的意思。舉凡一粒微塵、一間房子、一個都市、一個國家、一個地球、一個虛空,從一粒微塵到一個虛空,世間一切萬法不都是「一」嗎?所以,一就是一切。如果你能懂得這個道理,從一粒微塵裡,也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從一句話裡,也可以悟到世間人生的真理。
「一」不可以小視,看起來「一」是基數,實際上是一即一切,道家不也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嗎?佛教認為,這個世間的一切是「萬法歸一」,宇宙萬有全在一心之中,虛空世界都在我們的心裡,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的心量有多少,就能包容多少。
既說萬法都在我們的一心之中,那麼,這個宇宙間的所有人等,都是我心上的人;這個宇宙間的山河大地,都是我心中的山河大地。換句話說,人世間的所有一切,如果你能包容,他就是你的;如果你不能包容,即使是夫妻,也還會離婚;是手足,也還會鬩牆;是父子,也還會反目,脫離關係。
該是我的,萬法是一個,一法即一切法;不是我的,一也是空無所有。所以,「一法即一切法」完全是看在人心量的大小,包容有多少。
無論是人際間或是社會上,乃至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之間,如果不要對立,凡事都是「化多為一」,天下還不會太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