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天堂到地獄 4-4

文/星雲大師 |2025.07.25
16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的苦難能夠磨鍊我們的心志,成為我們修道的淨業。 圖/人間社記者周云

文/星雲大師

3.禪定:布施持戒是修福德,福德具備了,還要進一步修智慧。如何才能求得智慧?要契入甚深的禪定才能發慧。沒有禪定的福德是動搖不定的,儒家說的大學之道,要經過知止、定、靜、安、慮的功夫,然後才能有所得。其實這就是佛教澄心止慮的禪定修持,戒定慧稱為三學,是通於各家的。有人或許會認為我又不想上天堂,不需要修禪定。禪定固然是上生天堂的要道之一,禪定更是一種養身修心,讓心靈獲得平靜的方法。

在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擁有一分一秒的禪定,其中的快樂是不可言喻的。譬如公務人員,天一亮就得趕車上班,早上工作四個小時下來,身心疲憊,吃過午飯之後,有的伏在案上休息,有的躺在沙發一睡就是半晌。結果還是暈頭轉向,倦態猶存,更別說養精蓄銳了。如果懂得養身之道,運用幾分鐘禪定打坐,比起打盹一小時功效更好。

修禪定有幾個要領,只要操持得法,循序漸進,自有妙用。首先將腿盤起,這是集中精神,統一意志。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也可以,其次將嘴巴微合,眼睛閤閉,面帶微笑,這是內斂精氣的功夫,專心一致的法門。然後是調息,凡人一呼一吸稱作一息,平常我們作息極為粗心,根本不明白吸氣呼氣也是一門大學問,只顧鼻息嗅覺,感應靈通就行了。其實一息要做到心平氣和的境界才是上乘。首先將氣吸入,然後慢慢呼出,愈慢愈好,復歸平靜。最後是調心,有人打坐外表雖然已趨寧謐,但是內心依然心猿意馬、妄想紛飛,不能裡外合一。若能攝心一處、動靜不二,便可達到禪定的真諦了。

(二)地獄三機緣

上天堂要修布施、持戒、禪定等三福行,入地獄也有三機緣,入地獄的三機緣為神通、業力、大願。

1.神通:神通可以自由出入地獄天堂,無所障礙。譬如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當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時,優填王思念佛陀,因此請求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帶領畫師到天宮,記下佛陀的金容,然後返回人間依樣描繪刻畫佛陀的法相,讓弟子們瞻仰膜拜。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突然想起去世的母親,不知轉生何道,尊者以天眼通一瞧,看見母親正在地獄中受苦,心痛如絞,立刻施展神足通來到地獄,希望救出受苦的母親。後來仰仗供養三寶的力量,不但解救自己的母親,並且度脫無數在地獄中飽受酷刑的眾生,這就是民間婦孺皆曉的「目連救母」。目犍連尊者能夠到地獄去,就是憑仗著神通的力量。

2.業力:佛經上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業力是有情行為造作、果報招感的力量。有情眾生造作無量無邊的五逆重罪,這些罪業形成一股巨大無比的力量,依有情眾生所造的行為後果,將有情眾生牽引至地獄去受報受苦。因此凡夫眾生墮落地獄,不是由天神閻君所主宰操縱,而是取決於自己的業力,業報自做還要自受,絲毫不會混淆,一點也逃不過。善的業力促使我們上生天堂,惡的業力牽引我們墮入地獄。我們對於「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的身口意三業,怎能不戒慎恐懼,善加攝持呢?

3.大願:重罪眾生輪迴地獄,是由惡業牽引;諸佛菩薩示現地獄,則是由於悲心大願。從佛經上記載,許多大菩薩,都發心到最邊苦的地方去度眾,因為病重的患者,最需要醫生的治療,黑暗的幽谷,最需要光明的照射,痛苦的眾生最需要菩薩的救拔,地獄則是痛苦最深的世界,因此是菩薩倒駕慈航,積極前往的地方。譬如地藏菩薩發願要度盡地獄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虛空縱然有盡,眾生是無邊無盡的,眾生所造的惡業更是無量無數,如此看來,地獄是永遠不會空的,地藏菩薩救拔倒懸的悲願之剴切遠大,是何其顯明!

四、佛教對天堂地獄的看法

佛教教我們修持生天的三福行,但也並不是叫我們都厭棄人間,遁逃到天堂。好比我們乘車從高雄到台北,雖然途經台中、新竹,但是不一定要下車停留,我們可以半路經過,直達台北。同樣的,我們在人間修行,成佛證果前,也可往生至天堂,但是不一定要在天堂佇足。事實上,天堂雖然比人間享福千萬倍,但是天道的眾生只知耽逸於快樂,不能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等到福盡墮落,只有懊悔空嘆,樂極生悲了。

人間雖然比天道苦,但是人間有比天堂優勝的地方。人間有記憶,記憶使我們記取痛苦的教訓,珍惜甘甜的不易;人間有梵行,梵行使我們知道規範身心,淨化三業;人間有勤勞,勤勞使我們不敢放逸,能夠培福修慧;人間有勇猛,勇猛使我們能夠積極精進,趨向佛道。因此人間雖然有些煩惱痛苦,但是這些磨難挫折卻是成就甘露妙果的逆增上緣。人間的苦難能夠磨鍊我們的心志,成為我們修道的淨業,因此人間容易上進,天堂反而容易墮落,古德說:「人身難得。」人間比天堂可貴,實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上生天堂,固然是有些人夢寐以求的希望,但是佛教最終的目的是往生淨土,並且進一步把人間美化成淨土。淨土和天堂相較之下,有三點的勝劣異同:

1.淨土是上升而非退墮。從《阿彌陀經》可以了解,一旦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都是阿鞞跋致、一生補處菩薩,再也不會退轉。而天堂尚有五衰之相、三災之難,仍然要墮入六道輪迴,比不上淨土的永生不壞,亙古不變。

2.淨土是平等而非階級。淨土之中的諸佛菩薩、無量眾生,平等一如毫無差別,不像天堂還有天帝、神將、眷屬的階級差異。

3.淨土是進修而非完成。淨土中可以慢慢再修行,蓮增九品,花開見佛。不像天堂停頓安逸,不知精進。

今後我們的努力方向,除了要把生存的環境,莊嚴成為人間天堂、人間淨土之外,更要進一步將內心淨化成人間天堂、人間淨土,從內心展現淨土的清涼,讓人間充滿淨土的極樂。慈悲是我們的天堂淨土,智慧是我們的天堂淨土,勤勞是我們的天堂淨土,忍耐是我們的天堂淨土,我們要發心建設人間天堂,成就人間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