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剛剛
我從上中學起就有個癖好——研究成語詞典,並把罕見成語用在作文裡,因此語文老師總批評我「耍寶」。奈何我一意孤行,將此行文習慣延續至今。我為那些在詞典裡睡大覺的成語鳴不平,覺得應該幫它們增加曝光度。畢竟作為中文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它們不為人知就等於被埋沒了。
於是我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普及小眾成語的筆記。我把每個成語都配上精美的背景圖,列出讀音、解釋、出處和我寫的例句。
這種筆記的熱度像黑白色系的衣服,不會成為爆款,也不會遭到排斥,瀏覽量雞肋卻穩定。這種筆記通常也無人評論,偶爾幾個點讚或收藏便算不錯的成績。
我連續發了幾個月之後,手機突然收到提示訊息──有人給我的筆記留言了。那個成語是「璇霄丹闕」,出自南宋學士洪邁的文集《夷堅志補‧禮斗僧》,是「仙境」的意思。
懷著好奇和小小的激動,我登錄平台,刷新頁面,看到一個網名叫「紫薔薇」的用戶at(@)了另一個用戶「水晶年糕」。一般情況下,這表示讓「水晶年糕」來看看這條筆記。也許兩人想一起學習成語?
不一會兒,「水晶年糕」回覆了「紫薔薇」的召喚:「這個詞為我們製作的。」——意思是這個成語是為她們訂製的嗎?我為我的付出正合她們的心意而高興,不假思索地添了一條回覆:「這個詞很美,寫作中可以用。」
轉念一想,不對,「為」是個多音字,我剛才是按照去聲讀的,「為」也可讀陽平,是「被」的意思,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這個詞是我們製作的」。難道她們是個創作團隊,也製作成語筆記?那麼她們這麼說是不是懷疑我抄襲了她們的作品?平台上經常有分享古詩詞的博主互相投訴排版字體和創意遭抄襲,我擔心產生誤會,思來想去,就又回覆了一條:「我以前寫文章用過『璇霄丹闕』,就把我寫的句子當成例句,附上相關知識,配以從免版稅素材網上下載的圖片,做成成語卡片,希望更多人能看到、用到這個成語。」
好了,這下我針對兩種歧義都解釋清楚了。不一會兒,「水晶年糕」回覆我:「我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兩個人名字最後一個字分別是『璇』和『霄』,我們覺得我們非常有緣分,一開始都不知道有這個成語呢。感謝你為我們做了這條筆記。」
原來如此!這是兩個女孩子之間的小祕密,怪不得我這外人看得一頭霧水。想起學生時代,我和我最好的朋友發明了很多只有我們才懂的暗語,也體會過很多旁人不解、我們卻得意的甜蜜。純真的回憶讓我動容,沒想到我多慮的一問,問出了一分心有靈犀的友誼。我不禁給她們發去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