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勾吳孫方伯藩家,畜一犬,聞絃歌聲,輒搖尾至。坐於彈者之側,側耳傾聽,聲啞啞然,似相應和狀。叱之不去,曲終自退。聞聲則又來。家人呼之為「知音犬」。
──明‧劉玉《已瘧編》
〈知音犬〉這幅護生畫,單看畫題,讀者諸君可能已經猜到這幅畫的內容了,此畫描繪的,是一隻懂音律和音樂的狗的故事。
這則護生畫出自明朝劉玉所著《已瘧編》一書,講述的是勾吳這個地方一隻有特異功能的狗。勾吳,就是吳國,也叫工吳、攻吾等,是春秋時期長江下游太湖邊的國家。此地有一名叫孫方伯的人,家中飼養了一隻非常特別、智能不同一般的狗。
這隻狗很愛聽音樂,只要聽到有人在彈奏樂器或是唱歌,就會高興地搖著尾巴跑到那個人身邊,安靜地坐在一旁側耳傾聽。看牠乖順的模樣,還有臉上那享受的表情與微笑,就知道牠正陶醉在美妙的樂聲中。
狗愛聽音樂已經是很稀奇的事,這狗還不僅如此,牠聽著聽著,竟會隨音樂搖頭晃腦,喉嚨裡發出低鳴聲,好似跟著曲子在和音一般。這時候若有人想將狗趕走,牠是不依的,怎麼趕也不肯走;但是只要音樂或歌聲停了,牠就會自己走開。而當樂聲或歌聲再度響起,牠又會立即跑過來,乖巧地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這隻狗的前世,肯定是一位愛聽曲也愛唱歌的人。今生雖投胎為畜牲,可能是投胎轉世時孟婆湯喝得不夠,竟不受隔陰之迷的影響,習性不改,一聽到音樂,那遙遠的隔世記憶就悄悄回來,讓牠隨著樂聲起舞。
這隻與眾不同的狗,很得主人家疼愛,家裡人都稱牠為「知音犬」。相信牠一定也很得鄰里的疼愛,因為只要有人彈奏音樂或唱歌,牠就也會跑到一旁安靜地欣賞,狗兒聽音樂時那陶醉的模樣,一定是人見人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