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賽夏客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能變得很厲害……
今年的母語日,由我擔綱一場客語講座;身為閩南人,雖接觸不少客家人,但語言的學習並非一蹴可幾。周邊客家好友得知消息,咧著嘴狂笑好一陣後,正經八百地一再確認:「妳行不行?」關心溢於言表,還不時糾正我的發音,深怕我上得了台,下不了台。
實際上,我老神在在,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我自有一套「詐術」,得先賣個關子,以免洩漏天機。其實,說「詐術」,那是很冤枉的客套話,自從去年接到縣府邀請後,我就積極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講綱的撰寫等準備工作,連做夢都在演講,可見壓力有多大啊!
在大學任教的兒子對年邁逞強的我,十分不解的問:「妳可以不接呀!何必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的,連過年都還提心吊膽地不能安心過年。」我不假思索地回應:「本性難移,我就是要去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其實,我並非不自量力,只是覺得有些事情做了,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穫。
謀定後,天助我也,想要的資料源源不絕而來,我必須重新審視冗長的講綱,去蕪存菁,並拉出一條清晰可見的脈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於是,聯絡主辦單位,了解會場桌椅的排列和聽眾的年齡層,才能決定演講的方式。
老公開車載我去,途中,我在臉書PO了一文,標題:「我現在要出征。」並寫下一段備戰的心路歷程,立即引來好友按讚、打氣,給了我滿滿的祝福與信心。我像鼓足氣的風帆吹進會場,此時,會場已座無虛席,都是飽經世故的客家耆老,他們滿臉堆著慈祥笑意,給我壯了膽,便趁主持人尚未蒞臨,先給大家打預防針,為可能漏氣找台階下,同時預告我將端上不同口味的「客家菜」,以饗「饕客」。
所謂「老小」一詞,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樣,我抓住這點特性,採探究式教學法,不斷地拋出問題,讓他們應接不暇;當我發現他們精神不濟時,就玩起「男生念完女生念」的遊戲,以及倆倆捉對問問題較量,在輸人不輸陣下,會場歡聲雷動,營造已知者告訴不知者的「詐術」,哪需要我多費唇舌?
兩節課,我一直把他們當小學生來教,激發出他們內在潛藏的老小孩──愛發言、愛雄辯、愛肯定、愛掌聲……所謂教學相長,他們也給了我不少回饋,如:北宋的官方語言是客語,「一千擔」沒有萬的重量單位,因為忌諱跟皇上萬歲有關,雖史實有待查證,但可提供考究的方向。
這場戰役效果如何?開心就好。這些耆老心甘情願被我「罰站」,完全配合我的要求,互動頻仍,七嘴八舌,這就是先前我所說的「天機」──引君入甕。有位年邁的耆老,邁著碎步來跟我道謝,因為我替他找回兒時的記憶,讓他得以慢慢咀嚼與細細品嘗過往。曾在某文中看到這句話:「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能變得很厲害。」我相信願意付諸行動,就不虛此行。